一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150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02
一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属于火灾探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完备的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能够精确测量不同波长光谱对于不同粒径、不同颜色、不同温度的5种典型烟雾,在保持基本恒定条件下的光学散射感烟角为6°~354°和探测空间尺寸为Sφ10mm~Sφ160mm的感烟特性及其量化规律,为开发性能优良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学感烟测量室、烟雾导控管道、控制器、烟雾发生器和离心风机,烟雾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入口相连接,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烟雾发生器的入口相连接,离心风机与烟雾发生器相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灾探测
,特别是涉及ー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是国内外城市建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火灾探测器,长期以来,研制(开发)对各种可燃物明火或阴燃产生的不同粒径、不同顔色的典型烟雾具有均衡灵敏响应性能,并且经济实用的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一直是国内外火灾探测报警领域的研究热点。确立和优化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基础理论,如光电感烟最佳前\后向散射感烟角和光学感烟空间尺寸,是设计开发新型高性能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必需的关键。以往国内外对此研究并不少见,但是由于其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下缺欠I、不能在保持光学感烟测量室烟密度基本恒定的条件下,进行连续改变散射感烟角和探测空间尺寸的测试;2、试验烟雾种类単一,不能对不同粒径、不同顔色的典型烟雾做全面的试验; 3、光学感烟空间固定;4、试验光谱波长范围狭窄,仅能对某波长段的光谱进行感烟效能测试;5、未能有效克服光学感烟测量室内壁光反射的影响;6、对光学感烟测量室烟浓度实时监测和保持恒定性能较差。因此,已有的光学感烟探測结论过于宽范或片面,缺乏精确性和全面性,如果盲目照搬将有较大的风险。所以,研制功能完备的新型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对于进一步确立和优化光电感烟探測基础理论,为开发性能优良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測器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完备的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能够精确測量不同波长光谱对于不同粒径、不同顔色、不同温度的5种典型烟雾,在保持基本恒定条件下的光学散射感烟角为6° 354°和探測空间尺寸为S Φ IOmm S Φ 160mm的感烟特性及其量化规律,为开发性能优良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ー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包括光学感烟测量室、烟雾导控管道、控制器、烟雾发生器和离心风机,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烟雾发生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离心风机与烟雾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由具有出口的上扣盖、具有入口的下扣盖、第一发光杆、旋转环、中心环、第二发光杆和感光杆组成,所述中心环的上端通过旋转环与上扣盖相连,下端与下扣盖相连;在所述上扣盖的出口处设置有出烟调节阀,在所述下扣盖的入口处设置有进烟调节阀;所述感光杆和第二发光杆为伸缩式,水平呈180°相对安装在所述中心环上,所述第一发光杆为伸缩式,安装在所述旋转环上;在所述第一发光杆和第二发光杆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一端上分別设置有光电配对管中的发光管,在所述感光杆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光电配对管中的接收管;所述控制器对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两个发光管进行分时控制发光,并同步采集放大和显示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接收管探測的光学感烟测量室中的减光感烟A/D值和散射感烟A/D值;所述烟雾发生器采取热解明燃和明火燃烧的发烟方法,能够产生木材热解低温升白色烟雾、棉绳阴燃低温升白色烟雾、聚氨脂塑料明火高温升灰色烟雾、正庚烷明火高温升黒色烟雾、十氢化萘明火低温升黒色烟雾5种典型烟雾。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为球形。为了便于手动旋转环连带第一发光杆在中心环上旋转进行不同散射感烟角测试时的角度标定和读取,在所述中心环的外侧圆环面上刻有角度标尺,在所述旋转环外侧的正下方设置有角度指针,所述角度指针与角度标尺相对应。为了便于手动第一发光杆、第二发光杆和感光杆等距离伸縮,进行不同感烟空间 尺寸测试时的尺度标定和读取,在所述第一发光杆、第二发光杆和感光杆的顶面上刻有长度标尺。所述中心环的内壁为锯齿形构造,具有良好的吸收光线防反射和均匀扩散烟雾的作用。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内表面进行了黑化处理。在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入口与烟雾导控管道之间设置有具有止烟阀的管道插接端□。为了有效防止第一发光杆、第二发光杆和感光杆伸缩时泄漏光学感烟测量室中的烟雾,在所述感光杆、第二发光杆与中心环的连接处,以及第一发光杆与旋转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橡胶垫。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旋转环相对于中心环和上扣盖旋转时泄漏光学感烟测量室中的烟雾,所述旋转环与中心环和上扣盖的连接处采取L型封闭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的试验装置,综合试验测量结果即可确立有关光电感烟火灾探测的基础研究成果,即前向散射式、后向散射式、减光式以及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适宜和最佳散射感烟角、探测空间尺寸和光电感烟火灾特征识别模型,这对推动该领域科技进步、开发性能更加优良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实用价值。本技术功能完备,能够精确測量不同波长光谱对于不同粒径、不同顔色、不同温度的5种典型烟雾,在保持基本恒定条件下的光学散射感烟角为6° 354°和探测空间尺寸为S Φ IOmm S Φ 160mm的感烟特性及其量化规律,为开发性能优良的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和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的光学感烟测量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置的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的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装置的光学感烟测量室的旋转和伸縮功能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7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控制电路中发光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控制电路中光电信号转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技术的装置的控制电路中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 一光学感烟测量室,2—控制器,3—畑雾导控管道,4一烟雾发生器,5—离心风机,6一管道插接端ロ,7一出烟调节阀,8—上扣盖,9一第一发光杆,10一旋转环,11一中心环,12一第二发光杆,13一下扣盖,14一进烟调节阀,15一感光杆,16一角度指针,17—角度标尺,18一锯齿形构造,19一L型封闭槽,20一长度标尺,21 一光学端面,22一止烟阀。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ー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包括光学感烟测量室I、烟雾导控管道3、控制器2、烟雾发生器4和离心风机5,所述烟雾发生器4的出ロ通过烟雾导控管道3与光学感烟测量室I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I的出ロ通过烟雾导控管道3与烟雾发生器4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离心风机5与烟雾发生器4相连接,在风力作用下将烟雾发生器4产生的烟雾输送到光学感烟测量室I中;并为排出光学感烟测量室I、烟雾发生器4和烟雾导控管道3中的烟雾提供所需的风力。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I由进烟调节阀14和出烟调节阀7控制测量室内烟密度值达到预定值并保持恒定,能够在确保測量室内烟密度值基本恒定的条件下进行连续改变光学散射感烟角和探测空间尺寸的测试。如图2、3、4所示,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I为球形,内部空间为S Φ 220mm,其内表面进行了黑化处理,由具有出ロ的上扣盖8、具有入ロ的下扣盖13、第一发光杆9、旋转环10、中心环11、第二发光杆12和感光杆15组成,所述中心环11的上端通过旋转环10与上扣盖8相连,下端与下扣盖13相连;在所述上扣盖8的出口处设置有出烟调节阀7,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感烟探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学感烟测量室、烟雾导控管道、控制器、烟雾发生器和离心风机,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入口相连接,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的出口通过烟雾导控管道与烟雾发生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离心风机与烟雾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光学感烟测量室由具有出口的上扣盖、具有入口的下扣盖、第一发光杆、旋转环、中心环、第二发光杆和感光杆组成,所述中心环的上端通过旋转环与上扣盖相连,下端与下扣盖相连;在所述上扣盖的出口处设置有出烟调节阀,在所述下扣盖的入口处设置有进烟调节阀;所述感光杆和第二发光杆为伸缩式,水平呈180°相对安装在所述中心环上,所述第一发光杆为伸缩式,安装在所述旋转环上;在所述第一发光杆和第二发光杆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光电配对管中的发光管,在所述感光杆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一端上设置有光电配对管中的接收管;所述控制器对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两个发光管进行分时控制发光,并同步采集放大和显示光学感烟测量室内的接收管探测的光学感烟测量室中的减光感烟A/D值和散射感烟A/D值;所述烟雾发生器采取热解阴燃和明火燃烧的发烟方法,能够产生木材热解低温升白色烟雾、棉绳阴燃低温升白色烟雾、聚氨脂塑料明火高温升灰色烟雾、正庚烷明火高温升黑色烟雾、十氢化萘明火低温升黑色烟雾5种典型烟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立坚王中铮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