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变桨柜安装组件。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该电机组包括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电机组固定连接于两个变桨电机固定法兰之间;第二驱动机构通过连接孔定位连接于主轴;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还分别与所述变桨柜通过电路连接,以依据所述变桨柜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桨操作;其中一个变桨电机固定法兰的外侧,连接有用于模拟风机叶片的多个负载;变桨柜安装组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主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风机变桨柜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测试,进而获取的变桨柜各项测试指标更加真实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カ发电
,尤其涉及ー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风机使用的 变桨柜的出厂测试都是静态测试,換言之,測量变桨柜的各项指标都是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完成的。但这和变桨柜的实际エ况(旋转)是不符合的,从而造成出厂测试的数据不可靠的现象。由此,有必要设计ー种风机变桨柜动态测试装置,以使变桨柜的各项指标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ー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以对风机变桨柜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测试。本技术ー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变桨柜安装组件。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该电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电机组固定连接于两个变桨电机固定法兰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轴;并且,所述第二电机、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还分别与所述变桨柜通过电路连接,以依据所述变桨柜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桨操作;变桨柜安装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用于将所述变桨柜安装于所述主轴。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还包括模拟负载,所述模拟负载固定连接于其中ー个所述变桨电机固定法兰的外侧。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的所述模拟负载包括三个磁粉制动器,所述每ー磁粉制动器对应于所述电机组中的ー个电机。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变桨柜安装组件包括两个三角形法兰盘;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两个所述三角形法兰盘之间;并且,每一所述三角形法兰盘沿所述主轴的轴向和周向固定。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三角形法兰盘的每一条边设置有两个固定支脚,所述变桨柜通过所述固定支脚与所述三角形法兰盘相连接。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主轴的轴端还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嵌套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轴承座相应的定位槽中。 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块。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还还包括滑环和控制设备;所述变桨柜中的线缆通过所述滑环与所述控制设备相连接。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通过減速器设置于轴承座上,所述轴承座与地基固定连接。优选地,上述动态测试装置中,所述每ー变桨电机固定法兰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定位连接于所述主轴。本实用型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主轴,带动电机组和变桨柜旋转;同吋,由于电机组中的每ー个电机还分别与变桨柜通过电路连接,因此电机组中的每ー个电机可以根据变桨柜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桨操作;因此,可以看出,本技术可以对对风机变桨柜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测试,进而获取的变桨柜各项测试指标更加真实、可靠且合理,并且该测试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I为本技术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与本技术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实施例相连接的变桨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实施例的主轴中,设置有滑环和定位块一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 地基2 轴承座3 滑环4 定位块5 三角形法兰盘6 固定支脚7 磁粉制动器8 变桨电机固定法兰9A 第二电机9B 第三电机9C 第四电机10 减速器11 第一电机12 主轴13 快速卡入端14 变桨柜15 螺栓锁紧端16 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參照图I至图3,对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做出详细的说明。參照图I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ー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变桨柜安装组件。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 ;第ニ驱动机构包括ー个电机组,该电机组件包括与第一电机11的主轴12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机9A、第三电机9B和第四电机9C ;电机组固定连接于两个变桨电机固定法兰8之间;并且,每ー变桨电机固定法兰8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孔,该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一定位孔定位连接于主轴12 ;并且,第二电机9A、第三电机9B和第四电机9C还分别与变桨柜14通过电路连接,以依据变桨柜14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桨操作;变桨柜安装组件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11的 主轴12,用于将变桨柜14安装于主轴1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9A、第三电机9B和第四电机9C分别与风机的三个叶片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风机叶片分别由ー个电机来控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预见的是,在具体实施中,出于动カ的考虑,或者出于备用的考虑,每一个风机叶片也可以由两个或更多个电机来控制,只要是给每个风机叶片至少分配ー个对应电机的控制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在此不做限定。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实用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势第一、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主轴,带动电机组和变桨柜旋转,以此在模拟实际风机エ况;与此同时,由于电机组中的每ー个电机还分别与变桨柜通过电路连接,因此电机组中的每ー个电机可以根据变桨柜14传递的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由预置的控制程序确定)进行变桨操作,然后对变桨柜的各项指标进行测量。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可以对风机变桨柜的各项指标进行动态测试,进而获取的变桨柜各项测试指标更加真实、可靠且合理,并且该测试装置结构紧凑,成本低。第二、整体结构设计成变桨用的电机和变桨柜都固定在同一主轴上,可以同主轴一起旋转,这样使得变桨柜的电路的走线減少,因此,结构紧凑。并且,为了使变桨柜各项测试指标的数据更加准确,上述动态测试装置还包括模拟负载。參照图I,在本实施例中,模拟负载具体为三个磁粉制动器7,姆ー磁粉制动器7对应于电机组中的ー个电机。第二电机9A、第三电机9B、第四电机9C和磁粉制动器7都是安装在变桨电机固定法兰8上的,法兰盘上有变桨电机和磁粉制动器7的安装孔。这里,对模拟负载做进ー步的说明,模拟负载的作用在于为了模拟真实的风机叶片在工作状态下的产生的阻力。因此,模拟负载与风机叶片产生的阻力相对应。并且,需要澄清的是,风机叶片产生的阻力与风机的叶片的重力没有直接关系。并且,磁粉制动器7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模拟具有风机叶片时电机组所需带动的负载,因此,磁粉制动器7只是模拟负载的ー种形式,只要能够构成负载的装置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从图I还可以看出,变桨柜安装组件包括两个三角形法兰盘5 ;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两个三角形法兰盘5之间;并且,每ー三角形法兰盘5沿主轴12的轴向和周向固定。SP,变桨柜通过三角形法兰盘5安装。例如,三角形法兰盘5通过平键传递扭矩,其轴向采用顶丝固定,当然,周向和轴向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为其他常用的方式,如周上固定采用花键,轴上固定采用套筒等。需要说明的是,变桨柜安装组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变桨柜的动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和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组,该电机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机(11)的主轴(12)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机(9A)、第三电机(9B)和第四电机(9C);所述电机组固定连接于两个变桨电机固定法兰(8)之间;并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轴(12);所述第二电机(9A)、所述第三电机(9B)和所述第四电机(9C)还分别与所述变桨柜(14)通过电路连接,以依据所述变桨柜(14)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变桨操作;以及变桨柜安装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11)的主轴(12),用于将所述变桨柜(14)安装于所述主轴(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汉军,魏茹,张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一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