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疲劳试验临界破坏的判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031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疲劳试验临界破坏的判断装置,对进行疲劳破坏试验的待检试件作临界破坏判断,该待检试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待检试件临界破坏判断的应变片,所述应变片为铜丝网或者铜箔,所述铜丝网或者铜箔通过高效绝缘黏贴剂粘贴在待检试件的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的无损探伤相比,该装置更注重宏观层面控制,且检测的离散度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少,该装置操作简便,有利于提高疲劳试验的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疲劳试验临界破坏的判断装置,属于结构试验领域。
技术介绍
材料发生疲劳破坏时,其所承受的荷载作用远远低于材料强度。大量研究表明,周期性荷载作用下,材料内部裂纹的出现与开展,是导致其失效的关键原因。因此,在结构设计时,除了验算承载力极限状态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外,对于承受动荷载或者周期荷载的构件进行疲劳验算,而后者的关键,在于给定循环周期数时,结构的设计强度,而这两个关键参数,均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即便是有限元程序计算,其计算依据同样建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疲劳试验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索材料、结构在周期性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其包括初始裂纹的识别、裂纹的发展、疲劳破坏准则及其破坏形态。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检测手段,有利于客观、真实、准确地描述不同结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材料的单轴疲劳试验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将成果编入规范。而随着钢结构建筑、桥梁大规模应用,新的疲劳问题逐渐体现出来,尤其是大跨缆索支承桥梁中钢箱梁,由于其采用全焊结构,焊缝间距小,焊脚尺寸大,且直接承受车辆荷载作用,焊缝及其附近区域材料的疲劳问题均需要新的疲劳试验解决。在一般的疲劳试验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疲劳试验临界破坏的判断装置,对进行疲劳破坏试验的待检试件作临界破坏判断,该待检试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待检试件临界破坏判断的应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变片为铜丝网或者铜箔,所述铜丝网或者铜箔通过高效绝缘黏贴剂粘贴在待检试件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伯海刘荣徐声亮田圆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