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锚固系统工作机制二维可视化试验装置,属岩土工程
,该装置可用于岩土工程中全长粘结型锚杆及相应锚固系统力学行为和工作机制的试验研究中。技术背景锚杆是岩土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支护加固方式,而全长粘结型锚杆则是应用最多的锚杆类型。被加固的岩土体称为锚固体,锚杆和锚固体之间通过锚固剂或粘结剂胶结在一起。虽然这种类型锚杆应用非常广泛,但相应锚固系统工作机制的揭示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难题。锚杆拉拔试验是该问题研究中的主要试验方法,至今仍被广泛采用。传统 的试验装置通常将整个试样置于一个密闭的试样室中,锚杆通过锚固剂安装在锚固体钻孔中,仅锚杆被夹持部分外露。此时,锚杆安装于钻孔中,处于密闭状态,无法直接观察到拉拔过程中锚固剂、锚固体变形破裂的发育发展过程以及锚杆的变形过程,且由于钻孔中锚杆与锚固剂交界面、锚固剂与锚固体交界面为圆弧面,且接触面积非常小,精确监测非常困难,因此,这两个交界面力学行为的认识和数学力学描述一直是该领域的一个关键难题。另夕卜,传统的试验装置的试样室虽然也由加载板和固定板构成,但为避免钢板接触后无法将荷载传递至试样侧面,钢板的长度 ...
【技术保护点】
锚固系统工作机制二维可视化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外框架(1)、水平加载系统、垂直加载系统、水平固定系统、锚杆拉拔系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可视化试验装置还包括试样室(10),试样室(10)呈构架结构,试样室由左侧加载板(5)、顶部加载板(6)、右侧固定板(11)、底板(22)和角板(14)构成,底板(22)水平置放,左侧加载板(5)和右侧固定板(11)相互平行,左侧加载板(5)垂直置于底板(22)一端上方,角板(14)位于底板(22)的另一端侧壁,角板(14)的厚度小于底板(22)的厚度,右侧固定板(11)垂直放置在角板(14)上方,顶部加载板(6)与底板(22) ...
【技术特征摘要】
1.锚固系统工作机制二维可视化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包括外框架(I)、水平加载系统、垂直加载系统、水平固定系统、锚杆拉拔系统、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可视化试验装置还包括试样室(10),试样室(10)呈构架结构,试样室由左侧加载板(5)、顶部加载板(6)、右侧固定板(11)、底板(22)和角板(14)构成,底板(22)水平置放,左侧加载板(5)和右侧固定板(11)相互平行,左侧加载板(5)垂直置于底板(22) —端上方,角板(14)位于底板(22)的另一端侧壁,角板(14)的厚度小于底板(22)的厚度,右侧固定板(11)垂直放置在角板(14)上方,顶部加载板(6)与底板(22)相互平行,顶部加载板(6) —端活动接触在左侧加载板(5)的内壁面上,顶部加载板¢)的另一端活动置放在右侧固定板(11)的上端面,垂直加载系统位于顶部加载板(6)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庆,周辉,徐荣超,杨凡杰,卢景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