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恒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7979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零碳恒温系统,其包括冷却液压系统、制暖系统、以及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呈矩阵排列,相邻的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凸棱;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呈矩阵排列;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与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密封连接,且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的连接处还留有进液口及出液口,第二凹槽与第一凸棱相对应形成液通道;冷却液压系统通过冷液管道系统与换热板的进液口、出液口连通,制暖系统连接一热液管道系统,热液管道系统通过一热液转换装置与冷液管道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换热效果佳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系统。技术背景目前,换热系统中使用的换热器均为液管状结构或平板状结构或二者的结合,其存在热传导系数低,导致换热效率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整个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热效果佳的零碳恒温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零碳恒温系统,其包括冷却液压系统、制暖系统、以及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呈矩阵排列,相邻的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凸棱;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呈矩阵排列;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与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密封连接,且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的连接处还留有进液口及出液口,第二凹槽与第一凸棱相对应形成液通道;冷却液压系统通过冷液管道系统与换热板的进液口、出液口连通,制暖系统连接一热液管道系统,热液管道系统通过一热液转换装置与冷液管道系统连接。作为优选的结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为方形形状,与第二凹槽相对应的第一凸棱形成“一”字形状或“十”字形状。作为优选的结构,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焊接固定。作为优选的结构,冷液管道系统包括冷液进液管路、冷液回液管路、第一液泵、第二液泵、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冷液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冷却液压系统连接,冷液进液管路的出液口与换热板的进液口连接,冷液回液管路的进液口与换热板的出液口连接,冷液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冷却液压系统连接,第一液泵、第一控制阀依次安装于冷液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二液泵、第四控制阀依次安装于冷液回液管路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且第四控制阀还与冷液进液管路连接,第四控制阀与冷液进液管路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处位于第一控制阀与第一液泵之间;热液管道系统包括热液进液管路、热液回液管路、第三液泵、第五控制阀,热液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热液系统连接,热液进液管路的出液口与第三控制阀连接,热液回液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一控制阀连接,热液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热液系统连接,第三液泵安装在热液进液管路上并位于热液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三控制阀之间,第五控制阀安装在热液回液管路上并位于热液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第一控制阀之间,第五控制阀还与热液进液管路连接,第五控制阀与热液进液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热液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第三液泵之间;热液转换装置的两端分别与冷液进液管路、冷液回液管路连接,热液转换装置与冷液进液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控制阀与换热板的进液口之间,热液转换装置与冷液回液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二控制阀与第三控制阀之间。更优选的,冷液管道系统还包括一闭路循环装置,闭路循环装置跨接在冷液进液管路与冷液回液管路之间,闭路循环装置与冷液进液管路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液泵与第一连接处之间,闭路循环装置与冷液回液管路的连接处位于冷液回液管路的出液口与第四控制阀之间。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液体进入本技术的换热板内时,特殊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错位分布结构能够让换热板内的液体在流动过程中形成薄膜状态,当换热板的表面温度高于内部液体温度时,这些液体薄膜会迅速地将热量带走。同时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会强制使这些受热的液体形成微小的喷射源,均匀地在换热板内扩散,有效地将换热板的热量带走。同样原理,如果进入换热板内的液体温度高于换热板表面温度,那么液体所携带的热量会迅速地通过换热板表面辐射出去。换热板表面的热传导系数可达O. 95,具有热传导系数高,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从而使零碳恒温系统具有换热效果佳的特点。 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零碳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如图I至图3所示,零碳恒温系统,其包括冷却液压系统3、制暖系统4、以及换热板 100。所述换热板100包括第一散热板I、第二散热板2。第一散热板I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1,多个第一凹槽11呈矩阵排列,相邻的第一凹槽11之间形成有第一凸棱12。第二散热板2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21,多个第二凹槽21呈矩阵排列,相邻的第二凹槽21之间也形成有第二凸棱22。第一散热板I的一侧面的边缘与第二散热板2的一侧面的边缘密封连接,具体的,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而且,在焊接的过程中,需预留进液口及出液口,即第一散热板I与第二散热板2的连接处还留有进液口(图未视)及出液口(图未视)。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需相互错位排布,即第二凹槽21与第一凸棱12相对应并形成液通道,同样的,第一凹槽11也会与第二凸棱22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21均可为方形形状,与第二凹槽21相对应的第一凸棱12形成“十”字形状(也可以是“一”字形状,根据第一凹槽11与第二凹槽21的相对位置而定)。由于不锈钢材料为较良好的导热材料,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散热板I、第二散热板2均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冷却液压系统3通过冷液管道系统与换热板100的进液口、出液口连通,制暖系统4连接一热液管道系统,热液管道系统通过一热液转换装置5与冷液管道系统连接。具体的,冷液管道系统3包括冷液进液管路31、冷液回液管路32、第一液泵33、第二液泵38、第一控制阀35、第二控制阀36、第三控制阀37、第四控制阀39、闭路循环装置34,冷液进液管路31的进液口与冷却液压系统3连接,冷液进液管路31的出液口与换热板100的进液口连接,冷液回液管路32的进液口与换热板100的出液口连接,冷液回液管路32的出液口与冷却液压系统3连接,第一液泵33、第一控制阀35依次安装于冷液进液管路31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第二控制阀36、第三控制阀37、第二液泵38、第四控制阀39依次安装于冷液回液管路32的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且第四控制阀39还与冷液进液管路31连接,第四控制阀39与冷液进液管路31的连接处为第一连接处,第一连接处位于第一控制阀35与第一液泵33之间;热液管道系统包括热液进液管路41、热液回液管路42、第三液泵43、第五控制阀44,热液进液管路41的进液口与热液系统4连接,热液进液管路41的出液口与第三控制阀37连接,热液回液管路42的进液口与第一控制阀35连接,热液回液管路42的出液口与热液系统4连接,第三液泵43安装在热液进液管路41上并位于热液进液管路41的进液口与第三控制阀37之间,第五控制阀44安装在热液回液管路42上并位于热 液回液管路42的出液口与第一控制阀35之间,第五控制阀44还与热液进液管路41连接,第五控制阀44与热液进液管路41的连接处位于热液进液管路41的进液口与第三液泵43之间;热液转换装置5的两端分别与冷液进液管路31、冷液回液管路32连接,热液转换装置5与冷液进液管路3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控制阀35与换热板100的进液口之间,热液转换装置5与冷液回液管路32的连接处位于第二控制阀36与第三控制阀37之间。闭路循环装置34跨接在冷液进液管路31与冷液回液管路32之间,闭路循环装置34与冷液进液管路31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零碳恒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液压系统、制暖系统、以及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包括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凹槽呈矩阵排列,相邻的第一凹槽之间形成有第一凸棱;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凹槽呈矩阵排列;第一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与第二散热板的一侧面的边缘密封连接,且第一散热板与第二散热板的连接处还留有进液口及出液口,第二凹槽与第一凸棱相对应形成液通道;冷却液压系统通过冷液管道系统与换热板的进液口、出液口连通,制暖系统连接一热液管道系统,热液管道系统通过一热液转换装置与冷液管道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君朱炎武马卓吕世柱周基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德众液压管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