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尤其是涉及多功能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设有多个干燥房,其主要特点是干燥房对称设置在送风通道和主通风道的两侧;干燥房的上部设有上风道窗,与送风通道连通;干燥房的下部设有风门与主通风道连通;在主通风道的一端设有供热装置,其热风管道与主通风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集可视化系统、高效油介质换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多层变形式干燥床于一体,针对现有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能耗高、产量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玉米果穗干燥过程中的能耗特点,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进行干燥系统设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尤其是涉及多功能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
技术介绍
玉米是我国北方大面积种植的高产作物之一。由于其收获季节较晚,此时玉米籽粒的含水量一般在25-30%之间,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因冻而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对玉米种子果穗进行干燥处理,是玉米种子贮存工作的重要ー环。据不完全统计,甘肃省的玉 米种子产量约占全国的50%,玉米干燥企业约占全国的60%,而这些企业大都采用较原始的自然晾干房或配燃煤热风炉的土建式干燥房,不仅热利用率很低,而且产量低,干燥效果不好,同时还造成巨大的能源与经济浪费。国内目前使用较多的配燃煤热风炉的土建式干燥房,単位小时的耗煤量达I吨,能耗很高,且只能用于玉米果穗的干燥,其他时间均空置,设备使用效率低。土建式干燥房的修建工程投资大,工程量大用时长,除部分经过表层特殊处理的外墙体保温效果尚好外,大部分墙体的保温未达到预期,能量损失较大。钢结构保温室目前已经在果蔬保鲜冷藏库、洋葱干燥房等领域成功应用,引入到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解决了现有设备投资大、エ时长、保温效果不良的技术难题。燃煤热风炉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大量应用,广泛使用与化工、建材等多个行业,在玉米种子干燥业燃煤热风炉是主要的热源,但其换热效率很低,単位小时耗煤量很大,对稍具规模的玉米果穗干燥企业来说,日耗煤量是最大的负担之一。油介质换热系统采用盘管式结构,受热面充足,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在几乎常压的条件下,就可以获得很高的操作温度。省略了水处理系统和设备,提高了系统热效率,減少了设备和管线的维护工作量,在相同的使用エ况下,换热效率高,节能量显著,同时大大降低运行成本,增加收益。油介质换热系统目前在木料干燥、饼干生产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总体干燥效果较好,与燃煤热风炉相比节能30%以上。在玉米种子果穗干燥领域的大力推广,总体节能显著。现有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无全自动控制系统,全部为人エ控制风门、风窗闭合面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人工控制的过程中造成极大的能量损失。在种子的干燥过程中,过高温度、过低湿度也会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在种子干燥过程中引入可视化系统,是对玉米种子干燥精准控温、控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现有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使用范围单一,使用时间短的问题,研制ー种多用途、多功能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是市场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ー种集可视化系统、高效油介质换热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多层变形式干燥床于ー体的针对现有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能耗高、产量低、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结合玉米果穗干燥过程中的能耗特点,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工艺进行干燥系统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设有多个干燥房,其主要特点是干燥房对称设置在送风通道和主通风道的两侧;干燥房的上部设有上风道窗,与送风通道连通;干燥房的下部设有风门与主通风道连通;在主通风道的一端设有供热装置,其热风管道与主通风道连通。所述的供热装置包括有油介质锅炉,油介质锅炉上端的出油口与供油管道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高效换热器进油口连接,其出油口与油箱连通;高效换热器设有热风管道。所述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还包括有果穗接收装置通过支架设于振动筛选输送机的上部,上料提升机的一端设于振动筛选输送机的出料口,另一端固定在送料机的上部;主送料机设于干燥房的上方,主送料机与双向送料机连接,双向送料机与干燥房顶部设有的进料口连通。 所述的干燥房包括有在干燥房的上部设有上风道窗;干燥房的下部设有风门,干燥房的外侧设有卸料口,干燥房顶端设有进料口 ;干燥房为钢结构,其壁设有保温板;干燥房内下部设有折叠式可调干燥床;在折叠式可调干燥床的上部设有自控翻板床。所述的折叠式可调干燥床通过两组固定轴承固连在干燥房上,一组固定轴承与长效干燥床连接,另一组固定轴承与折叠干燥床连接,长效干燥床与折叠干燥床之间通过活页板连接;长效干燥床的下端设有支撑滑块,折叠干燥床上设有与支撑滑块连接的定位孔及定位插销。所述的自控翻板床包括有铰链,其上设有翻板床;翻板床通过拉杆与自控式滑块摇杆机构连接;自控式滑块摇杆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固连丝杆,丝杆与滑块啮合,连杆固连于滑块。所述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还包括有在干燥房的外侧设有卸料口,卸料口的下端设有卸料输送带。所述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还包括有自动化控制装置在干燥房内设有干燥房温度检测模块、干燥房湿度检测模块、干燥房风量检测模块,其输出端电连接到信息收集中心;信息收集中心输出端分别控制干燥房温度控制模块、干燥房湿度控制模块、干燥房风量控制模块;干燥房温度控制模块、干燥房湿度控制模块、干燥房风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到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连接可视化大屏,同时反馈到干燥房温度检测模块、干燥房湿度检测模块、干燥房风量检测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在现有的钢结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中引入高效节能的油介质换热系统,解决了现有系统,换热效率低,干燥成本高的难题,提高了干燥效率。2.在钢结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中引入可视化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整个干燥过程无人接触,实现各干燥房的精准控温、控湿、控风量,降低能源损失。全自动控制,避免了人员操作时的热能损失,提高了设备的机械化水平。3.在钢结构玉米种子果穗干燥系统中设计了上层为自控式翻板床,通过自控式滑块摇杆机构实现自动翻转。下层为折叠式可调干燥床,通过支撑滑块实现倾斜床与水平床的互换。多层变形式干燥床,不仅加大了玉米种子果穗的干燥面积,提高了热利用率,还可将本设备推广至脱水蔬菜等物料的干燥,扩大干燥作物品种,提高设备利用率,明显增加企业经济受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热风循环原理图; 图4是本技术自动化控制装置框图;图5是自控翻板床自控式滑块摇杆机构原 理示意图。图中1.果穗接收装置,2.振动筛选输送机,3.上料提升机,4.供热装置,4. I油介质锅炉,4. 2供油管道系统,4. 3高效换热器,4. 4供风管道;5.主送料机,6.双向送料机,7.干燥房;7. I上风道窗,7. 2卸料ロ,7. 3风门,7. 4保温板,7. 5折叠式可调干燥床;7. 5. I固定轴承,7. 5. 2长效干燥床,7. 5. 3支撑滑块,7. 5. 4折叠干燥床,7. 5. 5定位插销,7. 5. 6活页板;7. 6进料ロ,7. 7自控翻板床;7. 7. I固定轴承;7. 7. 2翻板床;7. 8自控式滑块摇杆机构;7. 8. I减速电机;7. 8. 2丝杆;7. 8. 3滑块;7. 8. 4连杆;7. 8. 5拉杆;8.卸料输送带,9.自动化控制装置,10.可视化大屏;11.送风通道;12.主通风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 :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设有多个干燥房7,干燥房7对称设置在送风通道11和主通风道12的两侧;干燥房7的上部设有上风道窗7. I,与送风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种子果穗干燥装置,设有多个干燥房,其特征是干燥房对称设置在送风通道和主通风道的两侧;干燥房的上部设有上风道窗,与送风通道连通;干燥房的下部设有风门与主通风道连通;在主通风道的一端设有供热装置,其热风管道与主通风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明杰,张得俭,段宗科,金建国,李晓康,曲芃屹,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