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960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包括转筒,转筒内壁设有抄板,转筒内前半部分为设有打散装置的单层结构,后半部分为同轴套装的多重圆筒结构。其对于块状、膏状及颗粒较大的粘稠状物料干燥效果好,具有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布局合理,提高物料与热能的热交换率,使物料烘干效果好;基础投入少,占地面积小,能够在转筒烘干机工作的过程中对烘干转筒内被烘干物料进行打散,其后部多重结构可以显著的改善转筒干燥机的干燥效果,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成本,减少占地面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干燥设备,尤其是ー种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
技术介绍
回转干燥机是ー种用途广泛的干燥设备,具有生产能力大、可连续作业、适用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转筒干燥机由转筒及其转动装置组成,转筒的内壁面上设有升举式或分配式抄板装置,当转筒转动时,抄板装置也随转筒一起转动,并将干燥机内的待干燥物料举起。随着转筒的进ー步转动,待干燥物料在 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脱离抄板装置被抛下,落至转筒的底部。之后,随着转筒的转动,再次被举起、提升、抛下,在反复的下落过程中,待干燥物料与进入干燥机的热风接触,进行热质交换,达到脱水干燥的目的。这种结构的转筒干燥机在干燥粉粒状的松散物料,且要求干燥后的产品与原始物料在粒度上差别不大时,干燥效果显著。但在干燥块状、膏状、颗粒较大的粘稠状物料,如脱硫石膏、糟渣类、污泥类物料时,该种结构的干燥机存在以下缺点I.干燥过程中,因为物料粘性大,物料容易集结成块,容易粘结在进料端附近的筒壁上,造成堵塞进料ロ,设备无法正常运转。影响正常的生产,造成生产成本的提高。2.物料呈块状或膏状,与热载体进行换热的传热系数低,干燥机的热效率低;3.结块、结疤等现象导致干燥エ况恶化使物料过热变性,有机物料经常出现焦糊、着火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干燥机的产品粒度及水分不均匀,热效率低,物料过热变性,占地面积大等问题,提供ー种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其对于块状、膏状及颗粒较大的粘稠状物料干燥效果好,具有结构紧凑、构造简单、布局合理,提高物料与热能的热交换率,使物料烘干效果好;基础投入少,占地面积小,能够在转筒烘干机エ作的过程中对烘干转筒内被烘干物料进行打散,其后部多重结构可以显著的改善转筒干燥机的干燥效果,提高干燥效率,降低干燥成本,減少占地面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ー种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包括转筒,转筒内壁设有抄板,转筒内前半部分为设有打散装置的单层结构,后半部分为同轴套装的多重圆筒结构。所述转筒前端设有与其内相通的热介质进口和进料ロ,后端设有出料ロ。所述转筒外部连接有转筒变频调速电机及传动机构。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轴上间隔设有多组的打散齿,且各组打散齿在圆周方向上均布,旋转轴的动カ输入端伸出转筒外并与转动装置相连。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变频调速电机、小皮带轮、皮带及大皮带轮,小皮带轮安装于变频调速电机输出轴上,大皮带轮安装于旋转轴的动力输入端上,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多重圆筒的每ー层内壁上均设有抄板,最外层圆筒内以及与其相邻层圆筒内均设有送料装置。所述多重圆筒中只有最外层圆筒与转筒前半部分直接相通,最外层圆筒与其相邻的第二层圆筒在靠近转筒出料ロ端相通,第二层圆筒另一端与第三层圆筒相通,依次类推,相邻层圆筒之间首尾相连,组成一迂回的通道。所述相邻层圆筒中的热介质风向相同,相邻层圆筒中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使物料在不同层圆筒中与热介质风向形成顺流或逆流。本技术中的送料装置、转筒变频调速电机及传动机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包括机架,机架上设转筒、驱动转筒转动的电机部件,转筒内壁设有抄板装置,转筒内前部为设有打散装置的单层结构,打散装置包括旋转轴、驱动机构装置, 将块状、膏状、颗粒较大的粘稠状物料打散粉碎后,经转筒转动,抄板传送到后部,后部为没有打散装置的多重圆筒结构,后部多重圆筒结构内设抄板装置和送料装置。工作过程在干燥过程中,物料经进料ロ到转筒内前部设有打散装置的单层结构,由抄板搅动物料旋转,形成顺流干燥。同时,物料被抄板提升到圆筒顶部下落的过程中,物料被打散装置不停的击打,将物料打碎成细小颗粒,加大了物料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完成第一个打散干燥行程后,物料经转筒转动,抄板传送到后部多重圆筒结构的最外侧。开始多重圆筒干燥行程,第一圆筒内物料与热风的方向相同,形成顺流干燥,第二圆筒内物料与热风的方向相反,所以形成逆流干燥。当物料掉入第三圆筒内,干燥行程为顺流烘干,物料在第二圆筒内既充分吸收内层滚筒散发的热量,又吸收中层滚筒的热量,同时又延长了干燥时间,物料在此达到最佳干燥状态。以起到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保护物料的质量,減少设备占地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筒内前部设有打散装置,将物料打散后干燥,増加了换热面积,強化了传热传质过程,提高了换热效率;后部为多重圆筒结构,由于采用顺流加逆流多回路干燥多层圆筒,经过前部打散的物料在圆筒内部的物料行程加长,与热风接触的时间也长,物料与热风的接触面积增大,干燥的效果大大提高;内部抄板的合理设计,不仅能够使物料在筒体内部良好的运行,有利干物料的干燥,并可以减小各个干燥行程的空间,在满足干燥效果的前提下,減少设备体积,降低成本;同时在干燥机产生的热风湍流作用也比较均匀,从而可获得较理想的干燥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沿A-A线剖视图;图3是图I中沿B-B线剖视图;I、热介质进ロ,2、打散装置,3、打散齿,4、进料ロ,5、最外层圆筒,6、第二次圆筒,7、第三层圆筒,8、送料装置,9、出料ロ,10、转筒变频调速电机及传动机构,11.抄板,12.旋转轴,13转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给出了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与现有转筒干燥机相比,转筒13内壁设有抄板11,转筒13内前半部分为设有打散装置2的单层结构,后半部分为同轴套装的多重圆筒结构。转筒13.前端设有与其内相通的热介质进ロ I和进料ロ 4,后端设有出料ロ9。转筒13外部连接有转筒变频调速电机及传动机构10。本技术在转筒13内,前部设有打散装置2。打散装置2由旋转轴12及其转动装置组成,旋转轴根据物料特性调整占整个筒体的长度比例,其上按一定间距设有多组打散齿3,且各组打散齿3在圆周方向上均布,转动装置安装在旋转轴12—端,由变频调速电机、小皮带轮、皮带及大皮带轮组成,小皮带轮安装于变频调速电机输出轴上,大皮带轮安装于旋转轴12的动カ输入端上,小皮带轮和大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该打散装置2由变频电机驱动,经小皮带轮、大皮带轮减速后,获得合适的转速,由皮带带动转动。在转筒12中后部为多重圆筒结构,前部被打散的物料,经过顺流加逆流再顺流多回路干燥,由出料ロ 9排出。转筒12由变频电机驱动,通过转速调节,满足不同粘度、不同性质物料的干燥要求。多重圆筒的每ー层内壁上均设有抄板11,最外层圆筒5内以及与其相邻层圆筒内均设有送料装置8。多重圆筒中只有最外层圆筒5与转筒前半部分直接相通,最外层圆筒5与其相邻的第二层圆筒6在靠近转筒出料ロ端相通,第二层圆6筒另一端与第三层圆筒7相通,第三层圆筒7与出料ロ 9相通,相邻层圆筒之间首尾相连,组成一迂回的通道。相邻层圆筒中的热介质风向相同,相邻层圆筒中物料的运行方向相反,使物料在不同层圆筒中与热介质风向形成顺流或逆流。如图2所示,在干燥机运转的过程中,高速旋转的打散装置2可使干燥机内的热风产生较强的湍流作用,使热风与待干燥物料充分接触,強化传热传质过程,大大提高干燥机的热效率。打散齿3以ー组为单位按一定间距设置在旋转轴12上,各组打散齿在旋转轴12的圆周方向上以一定的角度均匀布置,使得待干燥物料在干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散结构多重转筒型干燥机,包括转筒,转筒内壁设有抄板,其特征是,转筒内前半部分为设有打散装置的单层结构,后半部分为同轴套装的多重圆筒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邢召良刘峰金澎倪春林史元芝黄帆陈洪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力干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