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34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包括冷媒罐,连接冷媒罐的冷媒输出管路,以及连接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冷媒循环管路的冷媒回流管路,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二通截止阀和第一压力表;所述冷媒回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力表、第三二通截止阀、毛细管和第四二通截止阀。由上,通过在冷媒循环管路中设置压力表,直观、准确反应管路中的压力变化,并依据压力变化调整并确定毛细管的长度及冷媒用量,实现提高匹配调试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
技术介绍
不同空调因其额定功率不同,其所需冷媒用量以及冷媒循环管路内毛细管长度均不相同。因此,空调在出厂前需进行匹配调试。常用的调试方法为预先选用ー组长度各异的毛细管,依据设置于管路中的热电偶所测量的温度来判断系统的状态连接测试各流路的过冷过热度,以进行毛细管以及冷媒量的匹配,其中过冷度为冷凝器中部温度与冷凝器出ロ温度的差值;过热度为蒸发器出口温度与蒸发器中部温度的差值。若过冷度高,过热度高,则需要减短毛细管;如果过冷度低,过热度低,则需要加长毛细管;如果过冷度高,过热度低,则需要減少冷媒量;如果过冷度低,过热度高,则需要増加冷媒量。上述匹配装置由于热电偶所测量的温度精确性较低,常出现较大误差,往往需多次重复试验,匹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通过在冷媒循环管路中设置压カ表,直观、准确反应管路中的压カ变化,并依据压カ变化调整并确定毛细管的长度及冷媒用量,实现提高匹配调试效率。本技术所提供的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包括冷媒罐,连接冷媒罐的冷媒输出管路,以及连接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冷媒循环管路的冷媒回流管路,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二通截止阀和第一压カ表;所述冷媒回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カ表、第三二通截止阀、毛细管和第四二通截止阀。由上,通过在冷媒循环管路中设置压カ表,直观、准确反应管路中的压カ变化,并依据压カ变化调整并确定毛细管的长度及冷媒用量,实现提高匹配调试效率。可选的,还包括电子称,设置于所述冷媒罐下方,所述电子称两端设置挡板。可选的,所述调试装置的前面板设置与第一、第二压カ表的表盘相匹配的凹槽。可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压カ表通过旋入螺丝固定于调试装置前面板凹槽处。可选的,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和冷媒回流管路通过开ロ卡环固定于调试装置的内壁。可选的,在所述空调系统中冷媒循环管路中冷凝器的中部和出口位置、以及蒸发器的中部和出ロ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由上,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可进ー步验证压力表所检测結果。附图说明图I所示为调系统及调试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2所示为调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图1、2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外机20和空调室内机10,用于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30。空调室外机20中依次连接的储液罐、压缩机、四通阀和冷凝器与空调室内机10中的蒸发器组成冷媒循环管路。液体冷媒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汽化为低温低压蒸汽流入储液罐、被压缩机吸入后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进行换热,冷凝为高压液体、再次进入蒸发器,如此循环制冷。其中,在所述冷凝器流向蒸发器的输出管路中还包括第一二通截止阀103,在蒸发器流向储液罐的管路中包括三通截止阀102。所述调试装置30包括固定于其内部底面的电子称、设置于所述电子称上方的冷媒罐,连接冷媒罐的冷媒输出管路310,以及连接空调室外机20和空调室内机10的冷媒回流管路320。如图I、图2所示,所述电子称可通过旋入螺丝固定,或与调试装置30为一体式结构。较佳的,电子称两端设置挡板,以便于冷媒罐固定稳固。冷媒输出管路310中依次包括第二二通截止阀301、第一压カ表303。所述第二ニ通截止阀301与第一压カ表303之间通过透明软管302连接,所述冷媒罐输出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空调室外机20中的三通截止阀102连接。冷媒回流管路320中依次包括第二压カ表304、第三二通截止阀305、毛细管306和第四二通截止阀307。其中,制冷运行时冷媒输出管路310为低压侧,冷媒回流管路320为高压侧;制热时相反。所述冷媒输出管路310和冷媒回流管路320通过开ロ卡环(未图示)固定于调试装置30内壁。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第二压カ表(303、304)通过旋入螺丝(未图示)镶嵌固定于调试装置30的前面板。另外,所述第二、三、四二通截止阀(301、305、307)同样通过旋入螺丝镶嵌固定于调试装置30的前面板。所述毛细管306连接于第三二通截止阀305与第四二通截止阀307之间,相应的,在所述调试装置30前面板对应毛细管306的位置处设置ー凹槽(未图示),以便于手动调整毛细管长度。下面对本技术所提供的调试装置30对空调系统制冷时的匹配过程为例,进行描述。调试前首先依据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额定功率)接入毛细管以及初始量的冷媒。转动操作杆,打开第一二通截止阀103。开机待空调系统运行稳定后,查看第一压カ表303所检测的低压值Pl以及第二压カ表304所检测的高压值P2,与理论低压值P1’以及理论高压值P2’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调整毛细管长度或冷媒注入量。当所检测的高压值或低压值其中之ー小于理论值,而另一方大于理论值;或所检测的高压值或低压值其中之一大于理论值,而另一方小于理论值时,进行毛细管长度调整,具体来说,若P2 > P2’,且Pl < P1’,则需要减短毛细管长度;反之若P2 < P2’,且Pl >P1’,则需要増加毛细管长度。所述毛细管调整长度依据调节公式L = klAP进行调节,其中,L表示所调节的长度,kl为调节系数,ΛΡ为所检测的高压值与理论高压值的差值。另外,若所检测的高压值或低压值同时大于或同时小于理论值时,调整冷媒罐中注入整个空调系统中的冷媒量,具体来说,若P2 > P2’,且Pl > ΡΓ,则需要減少冷媒量;反之若P2 <P2’,且Pl >P1’,则需要増加冷媒注入量。所述冷媒注入量依据调节公式mg =k2AP进行调节,其中,mg表示所调节的冷媒注入量,k2为调节系数,ΛΡ为所检测的高压值与理论高压值的差值。通过电子称可直观、精确的控制冷媒量。较佳的,还可在冷媒循环管路中设置温度传感器,进ー步验证压力表所检测結果。具体来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空调室内机10中冷凝器的中部和出ロ位置、空调室外机20中蒸发器的中部和出口位置,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第一、第二压カ表测得的压カ值互相印证,更准确地反映出空调系统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包括冷媒罐,连接冷媒罐的冷媒输出管路,以及连接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的冷媒回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二通截止阀(301)和第一压カ表(303); 所述冷媒回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カ表(304)、第三二通截止阀(305)、毛细管(306)和第四二通截止阀(30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称,设置于所述冷媒罐下方,所述电子称两端设置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装置的前面板设置与第一、第二压カ表(303、304)的表盘相匹配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压カ表(303、304)通过旋入螺丝固定于调试装置前面板凹槽处。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和冷媒回流管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匹配的调试装置,包括冷媒罐,连接冷媒罐的冷媒输出管路,以及连接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的冷媒回流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输出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二通截止阀(301)和第一压力表(303);所述冷媒回流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压力表(304)、第三二通截止阀(305)、毛细管(306)和第四二通截止阀(30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友宁吴洪金贺世权苗清波杨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