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由中、高碳素钢制造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由中、高碳素钢制造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如断线钳的刀体、刀体的压板、拉马的拉脚等,多年来其传统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接着经退火冷却后,拿到钻床去钻孔,钻完孔后再将其淬火以达到一定硬度后才制成所需的坯体。该工艺在切边模、切飞边后,须经退火、钻孔、淬火三道工序才能加工成所需的坯体,工艺较复杂,工序所需的时间也较长;而且由于工厂一般都是大批量进行生产,零件周转的工序一拉长,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在切边模、切飞边后,采用红冲成孔技术,即直接红冲成孔,冲孔后再对其进行吹风冷却,即制成所需的坯体。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一、缩短了整套工艺所需的时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而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三、节省了原来退火、淬火所需的电费、钻孔所用钻头的损耗费等多种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四、由于零件统一由模具冲裁成孔,进一步提高了孔径尺寸和孔位置尺寸的合格率,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图。由图1与图2比较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工工艺比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其特征在于:在切边模、切飞边后,采用红冲成孔技术,即直接红冲成孔,冲孔后再对其进行吹风冷却,即制成所需的坯体。
【技术特征摘要】
1.钳类、拉马等手工工具坯体的加工工艺,首先将原料棒加热,然后模锻成形坯,再切边模、切飞边;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