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夹持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该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包括设置有电子设备放置位的支架、及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旋转开合机构;旋转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架上的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支撑轴上的夹持按键、由夹持按键带动同步转动并伸出放置位的卡合件、以及推动夹持按键复位的弹性件。在装入电子设备时,扳动夹持按键绕支撑轴转动,带动卡合件同步转动,将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分别对准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装入至支架的放置位,然后在弹性件和/或使用者的推动下,夹持按键复位,即可将电子设备稳定、可靠的安装在夹持装置上,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及其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般会用公文包或者文件夹来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中公文包或者文件夹既可以收容便携式电子设备也起保护作用。但是,用公文包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时,每次使用都要拿出来,使用完再放进去, 这给用户带来不便。用文件夹携带便携式电子设备时,传统的方式是用皮夹来夹持电子设备,为了方便地拆卸皮夹,通常在皮夹的卡合侧壁上设置两个倒勾,利用倒勾的弹性形变,卡入电子设备的对应凹槽中,来夹持电子设备。然而,利用两倒钩来卡住电子设备,要么太紧,要么太松,且在取出电子设备时易勾住不易拿出来,使劲用力时有可能损坏电子设备。而且,每次操作时费力费时,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装入固定电子设备的夹持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装入固定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包括设置有电子设备放置位的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放置位配合的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电子设备夹持在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旋转开合机构;所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夹持按键、由所述夹持按键带动同步转动并伸出所述放置位的卡合件、以及推动所述夹持按键复位的弹性件。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支架设有收纳所述旋转开合机构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有操作缺口;所述支撑轴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而所述夹持按键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枢接部、以及从所述操作缺口伸出所述容纳腔的操作部。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支架还设有连通所述放置位和所述容纳腔的开Π ;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夹持按键为一体结构;自所述枢接部圆周向外延伸形成所述卡合件,并自所述容纳腔通过所述开口伸出至所述放置位。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支架还设有连通所述放置位和所述容纳腔的开π ;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夹持按键为分体式结构,通过定位结构同步转动连接;所述卡合件包括与所述枢接部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从所述开口伸出的卡合部。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在所述枢接部上开设的枢接孔、以及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的枢接轴;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的枢接孔、以及在所述枢接部上设置的枢接轴; 所述枢接孔与所述枢接轴的圆周上分别设有相配合定位的卡槽和凸棱;或者,所述枢接孔与所述枢接轴的圆周上分别设有相配合定位的凸棱和卡槽;或者,所述枢接孔和所述枢接轴的圆周上分别既设置有凸棱又设置有卡槽,所述凸棱和卡槽相互配合定位。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中空部,对应的,该夹持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封盖所述中空部形成所述容纳腔。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套设在所述支撑轴外围推动所述夹持按键复位的扭簧或者弹片;所述扭簧或弹片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夹持按键上,提供所述夹持按键的复位扭矩。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旋转开合机构还包括保持所述夹持按键和所述卡合件位置状态的限位结构。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夹持按键或所述卡合件上并平行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一侧提供预紧力的预紧弹簧、在所述预紧弹簧末端设置的球形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供所述球形件卡入限位的限位孔。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限位孔包括松开状态限位孔、以及夹持状态限位孔。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夹持按键或所述卡合件上设有为所述预紧弹簧移动导向安装的弹簧套或弹簧柱。在本技术的夹持装置中,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所述第二卡合机构均为所述旋转开合机构;或者,所述第一卡合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一端的所述旋转开合机构,而所述第二卡合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支架另一端的固定凸块或固定倒钩。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套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夹持装置、由所述夹持装置夹持的电子设备、以及包覆在所述电子设备外围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均具有内侧面,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形成合页状,所述夹持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的内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所述电子设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上部和下部分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配合,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二卡合机构配合。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装入电子设备时,扳动夹持按键绕支撑轴转动,带动卡合件同步转动,将电子设备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分别对准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装入至支架的放置位,然后在弹性件的推动下,夹持按键复位,即可将电子设备稳定、可靠的安装在夹持装置上。另外,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再次扳动夹持按键绕支撑轴转动,使得卡合件离开电子设备的凹槽,即可取出电子设备。整个锁定、解锁过程都非常方便,而且不会造成对电子设备的损伤,具有使用方便、安全的优点。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第一实施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I的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夹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8是图7中C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3示,是本技术的便携电子设备套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夹持装置、电子设备、外壳等。通过夹持装置来固定夹持电子设备,并利用外壳包覆在电子设备的外围,对电子设备进行保护。该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PDA等。该外壳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该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均具有内侧面,形成合页状,夹持装置固定于第一壳体部的内侧面和第二壳体部的内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为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等硬质材料制成。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可以一体成型或者拼合成型。电子设备可以被外壳包覆,起到保护作用。为了配合夹持装置的夹持固定,该电子设备的上部和下部分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卡合机构配合;第二凹槽与第二卡合机构配合,从而将电子设备固定夹持在夹持装置上。如图所示,该夹持装置包括支架11、第一^^合机构、第二卡合机构等。该支架11可采用注塑成型,且可对其外表面进行喷黑色油和罩磨沙UV(仿金属蚀刻)的加工工序;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钣金材料或其他材料制作成型,提供支撑安装的作用。在该支架11的一侧形成放置位111,在本实施例中,该支架11的上下两端部形成有挡边,两端部挡边之间形成该放置位111,供电子设备放置于其中。可以理解的,也可以去掉挡边,放置位为直接在支架上形成的放置凹槽。进一步的,该支架11的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有供手写笔卡入的卡槽112,从而便于收纳电子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持装置,用于夹持电子设备,包括设置有电子设备放置位的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两端与所述放置位配合的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所述电子设备夹持在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机构和第二卡合机构中的至少一个为旋转开合机构;所述旋转开合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的夹持按键、由所述夹持按键带动同步转动并伸出所述放置位的卡合件、以及推动所述夹持按键复位的弹性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平,韩冰,鲁智勇,周佳,杜国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壹人壹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