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及其涨断连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63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涨断连杆,包括连杆大头,连杆小头和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与所述连杆小头之间的连杆杆身,所述连杆大头的轴承孔内的裂解处以及其外侧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裂解槽。由于所述连杆大头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裂解槽,该裂解槽均具有缩口效应,提高了应力集中,确保裂解时按照预定位置进行裂解,能更好地控制涨断工艺公差,减少了涨断线走偏或大头长臂端变形的发生,进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曲轴,活塞和大头端与所述曲轴相连、小头端与所述活塞相连的连杆,所述连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涨断连杆。(*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涨断连杆,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涨断连杆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连杆在发动机中作为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和方式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用于各种发动机上,其大头孔与曲轴连接,小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将作用于活塞的气体膨胀压力的直线运动传给曲轴转变为旋转运动。在工作过程中,其承受着较高的周期性冲击力、惯性力、压缩应力、纵向弯曲应力、拉应力和动载荷等,因此要求连杆重量要轻,必须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疲劳性能。随着连杆生产技术的发展,连杆体与盖的分离不再采用铣、锯或拉这类传统切削 加工方法,而是采用了最新的连杆裂解加工技术(也称连杆涨断)。该技术以整体加工代替分体加工,其加工原理是通过在连杆大头轴承孔内适当位置设计并预制缺口(预制裂解槽),同时在缺口处用机械方法或激光技术等方法制造预裂纹,形成初始断裂源;在主动施加垂直于预定断裂面的载荷进行引裂时缺口处将产生应力集中,当满足发生脆性断裂的条件时,在几乎不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连杆于缺口处规则断裂,实现连杆体与连杆盖的无屑断裂剖分。由于断裂面呈犬牙交错的自然形态,具有极高的定位与配合精度,无需再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涨断连杆,包括连杆大头(1),连杆小头(3)和连接在所述连杆大头(1)与所述连杆小头(3)之间的连杆杆身(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大头(1)的轴承孔内的裂解处以及其外侧的相对位置均设置有裂解槽(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如付艳丽魏顺冬刘世锋钱文娟丁志强吕林庞进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