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7710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该方法将钢坯料置入炉中加热至700~850℃,对已加热的钢坯料进行有模粗锻成齿坯,接着将粗锻后的齿坯置入两工位精锻模腔内分别进行齿形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对钢坯料加热温度低,钢坯料经低温加热除有少量表面氧化外,不发生脱碳现象。温精锻的齿轮齿形精度高、齿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锻模使用寿命长,综合制造成本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合批量制造高强度齿轮,特别是汽车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成形方法,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齿轮锻压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齿轮是一种常用机械传动件,在设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汽车齿轮在传动时,除具有精确的几何尺寸保证运转平稳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传递动力。现有技术锻压生产汽车齿轮主要有热精锻和冷精锻两种工艺方法。热精锻工艺方法是将钢坯料加热至950℃以上温度后进行模锻成形的,尽管热精锻齿轮工艺成熟、操作简单,但高温加热使钢坯料表面不可避免地发生脱碳和氧化,热精锻的齿轮轮齿变形大、齿轮精度低。另一种工艺方法是冷精锻,该方法在锻压时对钢坯料不加热,避免加热对钢坯料表面的损伤,冷精锻在锻压过程中材料变形抗力大,所用冷精锻模的强度要求相应较高,但冷精锻模的使用寿命仍有限,而且冷精锻需要较大吨位的设备才能实现锻压成形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齿轮温精锻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对钢坯料加热温度介于热精锻和冷精锻之间,在此温度条件下,钢坯料表面除有少量氧化外,不发生脱碳现象,温精锻齿轮齿形精度高,对锻模的要求也没有冷精锻模的要求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齿轮温精锻的工艺方法,首先将钢坯料置入炉中加热至700~850℃,对已加热的钢坯料进行有模粗锻成齿坯,接着将粗锻后的齿坯置入两工位精锻模腔内分别进行齿形加工。本专利技术齿轮温精锻的工艺方法,关键是限制对钢坯料的加热温度,温精锻齿轮温度为750~800℃。在所述加热温度范围内钢坯料表面仅有少量氧化,但不发生脱碳,而且具有较好的可塑性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效果1、与现有技术热精锻相比,对坯料加热温度低,避免钢坯料表面脱碳和氧化,温精锻齿轮齿面质量好、齿形精度高、机械强度高;2、与现有技术热精锻相比,钢坯料经加热后抗变形力减小,对温精锻模的强度要求低于冷精锻模强度要求,温精锻模使用寿命长,生产成本低,而且温精锻对锻压设备的吨位要求也低于冷精锻。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如下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半轴齿轮,钢坯料是低碳优质合金结构钢。首先将钢坯料置入炉中加热,本实施例加热温度为750~800℃,对已加热的钢坯料进行有模粗锻成齿坯,接着将粗锻后的齿坯置入两工位精锻模腔内,分别进行齿形加工,两次锻造均由机械手完成装卸料。由于本专利技术加热温度较低,钢坯料在加热过程中除有少量表面氧化外,不发生脱碳现象,钢坯料经加热后可塑性有所增加,便于模锻成形。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将三种精锻工艺方法在同等设备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其结果列表如下三种精锻工艺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生产的齿轮齿形精度高、齿面质量好、机械强度高,锻模使用寿命长,综合制造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坯料置入炉中加热至700~850℃,对已加热的钢坯料进行有模粗锻成齿坯,接着将粗锻后的齿坯置入两工位精锻模腔内分别进行齿形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温精锻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坯料置入炉中加热至700~850℃,对已加热的钢坯料进行有模粗锻成齿坯,接着将粗锻后的齿坯置入两工位精锻模腔内分别进行齿形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欣林韩红军龚仁春仲志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飞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