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修复水工建筑物反滤层的减压孔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77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修复水工建筑物反滤层的减压孔井,包括井孔、井管、反滤料和井帽,所述井管包括上升管、滤水管和沉淀管,其中,所述减压孔井设于水工建筑物底板原有反滤层排水孔位置,所述井管直径为50~100毫米,所述井孔直径比所述井管的直径大至少20毫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排水减压效果显著,对水工建(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影响小,能够有效修复失效的反滤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利工程中水工建(构)筑物防渗减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压孔井,其用于修复失效的水工建(构)筑物反滤层。
技术介绍
对于建筑在砂土等透水地基上的水闸等水工建(构)筑物,为了满足防渗以及减压要求,防止地基发生渗透破坏以及底板发生隆起破坏,通常要求进行排水减压处理。处理方式一般采用在下游砼底板下方设置反滤层,板底位置设置排水孔进行排水减压。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反滤层采用砂、石等透水材料,而滤料的级配也应满足被保护土的稳定性和滤料透水性的要求。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反滤层也可以采用土工织物代替传统砂石料,所选用的土工织物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且应满足保土性、透水性和防堵性要求。 水工建(构)筑物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实际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反滤层及排水出口常常发生淤堵、管涌、流土等破坏,导致排渗反滤功能失效,危及水工建筑物的安全。如果按原设计进行修复,需开挖底板重新铺设反滤层,之后还要将底板修复,工程量大且影响水工建(构)筑物的正常运行,而在今后的运行中淤堵问题仍不能解决。因此需要有一种简便有效的处理技术,用于对失效的反滤层进行修复处理,既可以满足排渗反滤的要求,又对水工建(构)筑物的正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修复水工建筑物反滤层的减压孔井,包括井孔、井管、反滤料和井帽,所述井管自上而下包括上升管、滤水管和沉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孔井设于水工建筑物砼底板原有反滤层的排水孔位置,所述井管直径为50~100毫米,所述井孔直径比所述井管的直径大至少2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挺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