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梦云专利>正文

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577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08
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汛抢险使用的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其特征是围井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围井井壁内外均有便于确定滤料厚度的刻度线,井壁有控制井内水位的排水孔,配套设备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带有量水刻度线,特征值的量化准确、直观,有利于分析险情的变化发展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险情发生时可直接成井,不仅轻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险情的及时抢护,还能够反复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运输和储备均很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属水利工程防汛抢险

技术介绍
防汛抢险中,管涌险情属重大险情,现有技术中控制管涌的方法是用袋土在管涌周围围井,再在井内视险情情况按二级或三级填筑反滤材料。这种方法需要的劳力多、成井速度慢,当管涌的孔径较大时,易耽误险情的及时抢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利用热塑性材料制成的围井,在险情发生时,能够实时的设置在管涌的出口,无需人工围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险情的及时抢护,还能够反复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运输和储备均很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围井采用热塑性材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等制成, 围井井壁内外均有便于确定滤料厚度的刻度线,井壁有根据滤料厚度设置的排水孔,围井配备有底部与地面接触防漏水的防渗膜、排水管和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管涌险情发生时,先对管涌出口周围的石子、浮土做简单的清理,再铺设中心开孔、孔径略大于围井内径的防渗膜,然后将围井直接放在防渗膜上,将井外壁的防渗膜裹住围井后用透明胶带封闭,再在围井周围填粘土进一步密实围井底部与地面的缝隙,然后视险情情况按二级或三级填筑反滤材料。配套的集水装置带有量水刻度线,集水装置用于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管涌险情发生时,只需对管涌出口周围做简单的清理,将围井直接放在防渗膜上,即可视险情情况按二级或三级填筑反滤材料。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险情的及时抢护,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方便观测流量和水色的变化,特征值的量化准确、直观,有利于分析险情的变化发展情况。附图说明图I抢护管涌围井正视图图2抢护管涌围井俯视图图3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正视图图4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集水装置轴测图图I、图2、图3和图4中I-围井,2-井壁内、外刻度线,3-井壁排水孔,4-防渗膜,5-透明胶带,6-集水装置,7-集水装置量水刻度线,8-排水管,9-地面,10-粘土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包括围井1,可以具体观测反滤材料厚度的井壁内外刻度线2,控制井内水位的井壁排水孔3,防止井底渗水的防渗膜4,封闭并固定防渗膜4于井壁外表面的透明胶带5,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6,观测围井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量水刻度线7,将围井内的水通过井壁排水孔3导出的排水管8。施工步骤如下(I)清理管涌出口周围的杂物;(2)铺设中心开孔、孔径略大于围井内径的防渗膜4 ;(3)将围井I直接放在防渗膜4上,并将井底外壁的防渗膜4沿围井I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胶带5封闭;(4)在围井I底部周围填粘土 10至略高于透明胶带5的位置,进一步密实围井I底部与地面9之间的缝隙;(5)视险情情况确定反滤材料总厚度后,将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于井壁内、外双侧封闭;(6)视险情情况按二级或三级导滤填筑反滤材料,每一级反滤材料厚度确定后按井壁内、外刻度线2填筑至相应高度;(7)在最上层反滤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处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与排水管8处的缝隙,于井壁内、外双侧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封闭;(8)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6,在险情得到控制后,通过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6和集水装置量水刻度线7,观测流量和水色的变化,以分析险情的变化发展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包括围井(I)直接放在防渗膜(4)上,并将井底外壁的防渗膜(4)沿围井(I)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胶带(5)封闭,在围井(I)底部周围填粘土(10)至略高于透明胶带(5)的位置,进ー步密实围井(I)底部与地面(9)之间的缝隙,将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于井壁内、外双侧封闭,视险情情况按ニ级或三级导滤填筑反滤材料,每ー级反滤材料厚度确定后按井壁内、夕卜刻度线(2)填筑至相应高度,在最上层反滤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处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与排水管(8)处的缝隙,于井壁内、外双侧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封闭,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其特征是可以 具体观测、检查反滤材料厚度的井壁内、外刻度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其特征是控制井内水位的井壁排水孔。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其特征是配套的带有量水刻度线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专利摘要该技术涉及一种防汛抢险使用的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其特征是围井采用热塑性材料制成,围井井壁内外均有便于确定滤料厚度的刻度线,井壁有控制井内水位的排水孔,配套设备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带有量水刻度线,特征值的量化准确、直观,有利于分析险情的变化发展情况。本技术在险情发生时可直接成井,不仅轻便、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有利于险情的及时抢护,还能够反复使用,可降低抗洪器材的成本,运输和储备均很方便。文档编号E02B11/00GK202644479SQ2011205751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杨梦云 申请人:杨梦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便的抢护管涌围井及配套的集水装置,包括围井(1)直接放在防渗膜(4)上,并将井底外壁的防渗膜(4)沿围井(1)外表面裹住后用透明胶带(5)封闭,在围井(1)底部周围填粘土(10)至略高于透明胶带(5)的位置,进一步密实围井(1)底部与地面(9)之间的缝隙,将不使用的井壁排水孔(3)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于井壁内、外双侧封闭,视险情情况按二级或三级导滤填筑反滤材料,每一级反滤材料厚度确定后按井壁内、外刻度线(2)填筑至相应高度,在最上层反滤材料上方的井壁排水孔(3)处插入排水管(8),排水孔(3)与排水管(8)处的缝隙,于井壁内、外双侧用透明胶带(5)和防渗膜(4)封闭,在排水管(8)下方的地面(9)上放置配套的观测水色及水量变化的集水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梦云
申请(专利权)人:杨梦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