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的防渗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还涉及该系统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自愈型止水应用成功的关键在于混凝土防渗面板下面反滤层的存在。由于混凝土坝基岩自身不存在反滤层,按现行设计规范也无需设置反滤层,因此照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淤填自愈型止水的经验在混凝土坝坝前设置类似的防渗体系难以行通。工程实践及室内试验表明,靠设在防渗体上游侧的砂石反滤层只能起减缓破坏的作用,而不能保证裂缝防渗自愈,这也说明混凝土坝坝前不能通过直接铺设传统的砂石滤层来达到降低渗漏量和削减作用在裂缝面上水压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坝坝前基岩和防渗帷幕在运行期开裂后自身能够维持稳定且能够保证防渗材料基本不流失、降低通过基岩和防渗帷幕贯穿性裂缝的渗漏量、大幅度削减作用在裂缝面上的水压力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种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设置在混凝土坝前的基岩上,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反滤层和防渗料层,其中垫层从下至上由堆石垫层和细砂垫层组成,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混凝土坝(1)前的基岩上,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反滤层和防渗料层,其中垫层从下至上由堆石垫层(2)和细砂垫层(3)组成,反滤层为无纺布(4、5)反滤层,防渗料层(6)是渗透系数小于10?4cm/s的无粘性材料的防渗层,该系统铺设在坝前1.5至2.0倍坝高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混凝土坝(I)前的基岩上,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垫层、反滤层和防渗料层,其中垫层从下至上由堆石垫层(2)和细砂垫层(3)组成,反滤层为无纺布(4、5)反滤层,防渗料层(6)是渗透系数小于l(T4Cm/S的无粘性材料的防渗层,该系统铺设在坝前I. 5至2. O倍坝高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上游围堰与混凝土坝距离小时,则该系统铺设在从坝踵至上游围堰防渗墙处的范围内,无纺布与混凝土坝坝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渗料层是粉煤灰或粉细砂的防渗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堆石垫层厚大于等于300mm、最大颗粒粒径80mm、粒径大于40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细砂垫层厚度大于等于200mm,铺设在垫层顶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反滤层的等效孔径小于等于用于防渗料层的无粘性材料的特征粒径,其规格大于等于600g/m2,抗拉强度大于等于19KN/m,断裂伸长率大于等于90%。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坝的自反滤式防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纺布反滤层中每隔5m设置一曲线形褶皱。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生,冯炜,杨会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