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碾压混凝土坝采用了混凝土薄层(每次铺料碾压的层厚为35cm)分层铺料、 碾压,连续上升施工的筑坝技术。该技术己被国内外广泛采用,己建成的大坝 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际中均证明-碾压混凝土簿层与簿层之间的层面结合质量,尤其是抗渗性能比混凝土本体的 质量有所降低,不少工程存在碾压混凝土层间渗水的现象。在工程设计中往往 采用设置排水幕孔以释放层间的压力渗水以减小坝体扬压力、增加大坝抗倾覆 安全系数的方法。排水幕孔一般设置规格为距大坝上游面的水平距离为6m左右,孔径 D=100mm,孔与孔之间的距离L=300cm,在大坝内部形成一排排水幕孔。排水 幕孔的底端与大坝的廊道相连,孔内渗水(来自层面间的压力渗水)排向廊道。 以往设计出来的排水孔只考虑了孔位、孔径、孔距和孔深等,如图l,排水孔l 的深度一般到达50m 80m左右。目前,排水孔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了拔管法、埋设透水预制混凝土柱(或 埋设其它的透水结构)替代排水孔或地质钻造孔的方法。拔管法易导致孔上下 偏位大、孔易枬塌堵塞等现象,拔管施工的成功率一般达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碾压混凝土坝,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廊道以及若干个排水幕孔,排水幕孔的底端连接至排水廊道,其特征在于,排水幕孔由多段排水孔构成,相邻的两段排水孔之间设置有贯通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祥明,谢彦辉,石爱军,林建伟,弓毅伟,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