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66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塑性成形体积不变原理,采用高速带锯锯切设备,对金属棒料精密锯切下料,得到棒料毛坯;2)冷锻预成形:①预锻模具的准备;②将棒料毛坯放入预锻模具的第一凹模上的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处,第一凸模向下移动,将棒料毛坯压向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中,得预锻后的锻件;3)精密终锻:①终锻模具的准备;②将预锻后的锻件的凸台向下放入凹模型腔内,第二凸模向下移动,将预锻后的锻件终锻成电机极靴毛坯;4)切边:在切边机上将电机极靴毛坯飞边,得到最终电机极靴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节能省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和合格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
技术介绍
冷锻工艺是在室温下将金属毛坯放入模具的模腔内,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下, 迫使金属在模腔中成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尺寸形状的一种少无切屑加工方法,是近年来 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塑性成形新工艺。极靴是电机上的关键零件之一。其作用是使气 隙磁阻减小,改善主磁极磁场分布,并使励磁绕组容易固定。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均有 很高的要求。传统的锻造生产工艺为下料、热锻毛坯、冷锻、切边。与铸造工艺相比, 该方法虽然能大大改善极靴内部组织性能,但其能源和工时消耗较大,零件尺寸精度和表 面质量较差,而且当锻造温度控制不当时,电工纯铁会出现红脆现象,塑性变差,导致产 品不良率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省材、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和合格率较高的电机极靴 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其特 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 下料,根据塑性成形体积不变原理,按棒料毛坯的体积与电机极靴的体积相等,采 用高速带锯锯切设备,对金属棒料精密锯切下料,得到棒料毛坯;2) 冷锻预成形①预锻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塑性成形体积不变原理,按棒料毛坯的体积与电机极靴的体积相等,采用高速带锯锯切设备,对金属棒料精密锯切下料,得到棒料毛坯;2)冷锻预成形:①预锻模具的准备:预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模柄(2)、第一凸模(3)、第一凹模(4)、垫板(5)、下模座(6),第一凸模(3)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第一凸模(3)上设有模柄(2);第一凸模(3)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模(4)的上方,第一凹模(4)上端为V字型结构,V字型中部布置有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第一凹模(4)与下模座(6)固定连接,第一凹模(4)与下模座(6)之间设有垫板(5);②将棒料毛...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机极靴精密冷锻成形的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1)下料,根据塑性成形体积不变原理,按棒料毛坯的体积与电机极靴的体积相等,采用高速带锯锯切设备,对金属棒料精密锯切下料,得到棒料毛坯;2)冷锻预成形①预锻模具的准备预锻模具包括上模座(1)、模柄(2)、第一凸模(3)、第一凹模(4)、垫板(5)、下模座(6),第一凸模(3)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第一凸模(3)上设有模柄(2);第一凸模(3)的下端位于第一凹模(4)的上方,第一凹模(4)上端为V字型结构,V字型中部布置有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第一凹模(4)与下模座(6)固定连接,第一凹模(4)与下模座(6)之间设有垫板(5);②将棒料毛坯(17)放入预锻模具的第一凹模(4)上的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处,第一凸模(3)向下移动,将棒料毛坯(17)压向预成形凸台凹模型腔中,控制预锻后的锻件的高度H=7.90mm,得预锻后的锻件(18);3)精密终锻①终锻模具的准备终锻模具包括凸模座(7)、第二凸模(8)、凸模压环(9)、第二凹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林赵玉民毛华杰余康刘艳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