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6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包括立柱、上横梁、主缸,滑块、下横梁、移动工作台、模具、上料装置及推料装置,特征是:该机还包括设置在机身后侧的脱模系统、位于压机左侧用于将压制好的钛电极块码放堆垛成圆柱状体的接料总成和用于实现钛电极从竖直状态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翻转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集脱模、推料、堆垛码放及翻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结构,可将压制后的弧形钛电极块自动码放成一定高度的圆柱状电极棒,由双工位移动装置将其移至出料工位,再由天车吊运至翻转机构将圆柱状钛电极棒由竖直状态平稳转换为水平状态,解决了电极块重量重、人工码放难度大的问题;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钛电极棒竖直状态移动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压机械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钛电极制品成型液 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钛合金工业发展迅速,在提炼钛金属的同时,海绵钛是生产所有钛 基半成品的主要原料。在将海绵钛铸锭之前,必须采用液压机对海绵钛进行 预制密化处理。当压制制品后,需要人工将制品运送到指定位置,经过液压 机挤压成型的弧形钛电极块需要进行堆垛码放成柱状体,将一定数量的电极 块集成为不同规格的电极棒,然后再送入下道电极焊接系统。由于电极块重量较重,人工码放不仅难度大,工效低;而且钛电极块码放堆垛后体积大、 重量重且占地面积大,造成起吊困难,外界起吊设备无法使用。若采用自动 化机械手进行操作,其制造成本高。此外,为了使加工完的制件在移动工作 台从下模中推出,通常要在下横梁上安装液压自动顶出装置,由于在挤压成 型时挤压力大,进而产生的侧向力大,致使在工件脱模时需要相当大的脱模 力。为避免工件被顶出缸顶飞,需要在液压机移动工作台上安装相应吨位的 夹紧缸以克服顶出缸的顶出力,即夹紧缸的夹紧力必须大于顶出缸的顶出力。 这样会造成液压机整体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大台面、大吨位、 大行程且可将钛或钛合金散状原料压制成一定形状的电极压块后经脱料、接 料、码放及翻转多功能于一体的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钛电极 制备液压机,包括四立柱上端通过锁母紧固有上横梁,上横梁上装有主缸, 滑块通过主缸连接侧缸,立柱通过调节螺母固定于下横梁,下横梁上平面安 装移动工作台构成的压机机身,模具的上模连接滑块,模具的下模通过下模 座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在一侧的立柱上安装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下方的 基础上安装有推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机还包括设置在机身后侧的脱模系统、位于压机机身左侧用于将压制好的钛电极块码放堆垛成圆柱状体的 接料总成和用于实现钛电极从竖直状态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翻转机构。 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脱模系统包括与下横梁连接的顶出缸、安装在顶出缸上的顶出垫 和顶杆、由数个高压供油泵组构成的脱模执行机构、由数个阀组构成的脱模 辅助机构以及安装在立柱内侧的夹紧附件。所述接料总成包括固连在基础预埋板上的架体组件、安装在架体组件 上的环链葫芦、通过挂钩与环链葫芦连接的旋转减速箱组件、通过吊杆接头 与旋转减速箱组件连接的吊杆组件以及位于基础上的双工位移动装置,架体 组件一侧装有与吊杆组件相互平行的导轨,在基础预埋板上还安装有用于保 证工件位置精度的定位机构,所述架体组件上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和行程开 关。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固装在基础上的翻转支架,在翻转支架上通过铰支 座安装翻转斗,翻转斗通过铰轴连接翻转油缸,翻转油缸通过铰座安装在翻 转支架上,翻转支架左右两侧还安装有定位缸、缓冲垫和夹紧油缸,夹紧油 缸通过支撑架安装在翻转支架上,夹紧油缸端部连接有夹紧爪,在翻转斗翻 转极限位置还设有用于控制起停的行程开关。所述脱模执行机构包括分别与油箱连接的三个高压供油泵组、和;所 述脱模辅助机构包括泵出口阀组和、自重支撑阀组、换向阀组和排油阀、安 全换向阀组、顶出阀组以及换向阀。所述脱模执行机构与脱模辅助机构的连接关系为各高压供油泵组的进 油口分别与油箱连接,高压供油泵组的出油口通过管路连接泵出口阀组,高 压供油泵组通过管路连接泵出口阀组,高压供油泵组通过管路连接安全换向 阀组和换向阀组,泵出口阀组的出油口 A连接自重支撑阀组的进油口,自重 支撑阀组的出油口连接换向阀组的进油口,换向阀组通过管路连接驱动油缸, 安全换向阀组和换向阀组通过管路连接夹紧油缸,泵出口阀组的出油口 B连 接顶出阀组的进油口,顶出阀组的出油口连接换向阀的进油口,换向阀的出 油口通过管路连接顶出缸,排油阀的进油口连接自重支撑阀组的回油口 。所述接料总成的旋转减速箱组件包括减速箱体、伺服电机和安装在导轨上的滑座,减速箱体固连滑座,伺服电机上装有检测编码器。所述接料总成的吊杆组件是由吊杆、安装在吊杆上部的卡盘和安装在吊 杆下部的接料盘构成。所述接料总成的双工位移动装置包括固装在基础上的支架、支座和导 轨,在支架与支座上安装有驱动油缸,驱动油缸通过油缸接头和小车接头连 接位于导轨上的移动小车。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集脱料、推料、接 料、堆垛码放及翻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结构,通过接料总成旋转减速箱组件 与吊杆组件的有机配合,可将液压机压制的零散弧形钛电极块自动码放装配 成圆柱状电极棒,当钛电极块堆垛码放到一定高度后,由双工位移动装置将 整体圆柱状电极棒从接料工位移动至出料工位,再由天车吊运至翻转机构; 然后利用翻转机构将不同规格的柱状钛电极棒由竖直状态平稳转换为便于焊 接工序加工的水平状态,这样不仅可解决电极块重量重、人工码放难度大的 问题,而且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因钛电极棒竖直状态移动造成 的不安全隐患。此外,本专利技术脱模机构通过调整压机液压系统的调压部分来 控制滑块的压力等级,这样可使滑块产生的压力刚好克服模具内壁与制件之 间的摩擦力,便于脱模机构脱模;不仅可省去夹紧缸、简化液压机的整体结 构,同时并降低了压机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2是图1的俯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脱模系统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脱模系统液压原理图5是本专利技术脱模系统压制与脱模工序分解图6是本专利技术接料总成结构示意图7是本专利技术旋转减速箱组件结构放大图8是图7的俯视图9是本专利技术小车组件结构放大图IO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机构放大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机构的工作状态图。图中l主缸;2侧缸;3锁母;4上横梁;5立柱;6滑块;7模 具;7—1上模;7 — 2下模;7 — 3下模座;8上料装置;9脱模系统;9 —l顶杆;9一2顶出垫;9一3顶出缸;9一4脱模执行机构;9一4一1高压供油泵组;9—4一2高压供油泵组;9一4一3高压供油泵组;9_5脱模 辅助机构;9—5 — 1泵出口阀组;9一5—2泵出口阀组;9 — 5—3自重支撑 阀组;9_5—4换向阀组;9 —5 —5排油阀;9_5—6安全换向阀组;9 —5—7换向阀组;9一5 — 8顶出阀组;9—5—9换向阀;9一6夹紧附件;IO推料装置;ll移动工作台;12下横梁;13接料总成;13 — 1架体组 件;13 — 2环链葫芦;13 —3旋转减速箱组件;13—3 — 1减速箱体;13—3—2伺服电机;13—3—3滑座;13—3—4编码器;13—4吊杆组件;13 _4 —l接料盘;13—4—2吊杆;13—4—3卡盘;13—4—4吊杆接头;13—5小车组件;13 —5 —l支架;13 — 5 — 2驱动油缸;13 — 5 — 3支座;13_5_4油缸接头;13 — 5 —5小车接头;13—5—6移动小车;13 —5 — 7滚轮;13 —5 —8导轨;13—6定位机构;13—7基础预埋板;13 — 8位移传 感器;13—9行程开关;13 — 10导轨;14翻转机构;14一1翻转斗;14 一2铰支座;14一3翻转支架;14一4铰轴;14一5铰座;14一6翻转油 缸;14一7缓冲垫;14一8夹紧爪;14一9夹紧油缸;14一10支撑架;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包括由四立柱(5)上端通过锁母(3)紧固有上横梁(4),上横梁上装有主缸(1),滑块(6)通过主缸(1)连接侧缸(2),立柱通过调节螺母与下横梁(12)固定,下横梁上平面安装移动工作台(11)构成的压机机身,模具(7)的上模(7-1)连接滑块,模具的下模(7-2)通过下模座(7-3)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在一侧的立柱上安装有上料装置(8),上料装置下方的基础上安装有推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机还包括设置在机身后侧的脱模系统(9)、位于压机机身左侧用于将压制好的钛电极块码放堆垛成圆柱状体的接料总成(13)和用于实现钛电极从竖直状态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翻转机构(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包括由四立柱(5)上端通过锁母(3)紧固有上横梁(4),上横梁上装有主缸(1),滑块(6)通过主缸(1)连接侧缸(2),立柱通过调节螺母与下横梁(12)固定,下横梁上平面安装移动工作台(11)构成的压机机身,模具(7)的上模(7-1)连接滑块,模具的下模(7-2)通过下模座(7-3)安装在移动工作台上,在一侧的立柱上安装有上料装置(8),上料装置下方的基础上安装有推料装置(10),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机还包括设置在机身后侧的脱模系统(9)、位于压机机身左侧用于将压制好的钛电极块码放堆垛成圆柱状体的接料总成(13)和用于实现钛电极从竖直状态翻转至水平状态的翻转机构(14)。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脱模系统(9)包括与下横梁连接的顶出缸(9一3)、安装在顶出缸上的 顶出垫(9一2)和顶杆(9_1)、由数个高压供油泵组构成的脱模执行机构(9一4)、由数个阀组构成的脱模辅助机构(9一5)以及安装在立柱内侧的 夹紧附件(9一6)。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接料总成(13)包括固连在基础预埋板上的架体组件(13 — 1)、安装在 架体组件上的环链葫戸(13—2)、通过挂钩与环链葫戸连接的旋转减速箱 组件(13—3)、通过吊杆接头(13—4一4)与旋转减速箱组件连接的吊杆 组件(13—4)以及位于基础上的双工位移动装置(13_5),架体组件一侧 装有与吊杆组件相互平行的导轨(13 — 10),在基础预埋板上还安装有用于 工件定位的定位机构(13 — 6),所述架体组件上还设置有位移传感器(13 —8)和行程开关(13 — 9)。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翻转机构(14)包括固装在基础上的翻转支架(14一3),在翻转支架上 通过铰支座(14一2)安装翻转斗(14一1),翻转斗通过铰轴(14一4)连 接翻转油缸(14_6),翻转油缸通过铰座(14—5)安装在翻转支架上,翻 转支架左右两侧还安装有定位缸(14一11)、缓冲垫(14一7)和夹紧油缸(14_9),夹紧油缸通过支撑架(14_10)安装在翻转支架上,夹紧油缸 端部连接有夹紧爪(14一8),在翻转斗极限位置还设有用于控制起停的行 程开关(14—2)。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钛电极制品成型液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脱模执行机构(9一4)包括分别与油箱连接的三个高压供油泵组(9—4一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