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宏专利>正文

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驱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3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驱动头,其特征在于:主操纵阀向液压缸的进液通道是由外缸内径和内缸外径形成的环形通道,此环形通道被隔成上、下两段,在内缸的上、下部有开口分别与上、下环形通道相通,主操纵阀置于所述的外缸上通液孔的侧旁,驱动头的主工作缸进液排液都直接通过主操纵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安装大断面进液管的问题,没有液气互窜问题,密封件寿命更长,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全液压进液打式电液锤的驱动头和高速液压机。现有液压机的液压缸活塞上下腔分别有细长的管路和操纵阀相连接,管路液阻很大,所以液压机的加压速度难以超过0.5m/s,而电液锤的锤头打击速度Vc则达到5m/s~10m/s的范围,这与管路容许的流速相接近,也就是说管路的通道截面积a和液压缸活塞的面积A相接近,如果A/a≤2,则管路内液体的流速Vg≤2Vc,即管路流速将达20m/s,即使A/a=2即管路通道截面积为液压缸活塞面积之半,管路和液压缸的连接也有困难。进液管直径和液压缸直径之比要在1~2之间而驱动头必须装在锤架的顶部,主操纵阀必须装在驱动头中,从主操纵阀到驱动液室间的空间尺寸有限,在所述空间中安装所述直径比的管路,达到结构强度合理又便于维修的要求是有困难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狭小空间内用连接主操纵阀和液压缸的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驱动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所提供的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液压缸与操纵阀连接的新结构,具有壳体、下底板、上盖板、侧面板、锤头、锤杆、液压缸、活塞、减震缸、封下口部件、主操纵阀、蓄能器、进液管、回液管,其特征在于主操纵阀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驱动头,具有壳体、下底板、上盖板、侧面板、锤头、锤杆、液压缸、活塞、减震缸、封下口部件、主操纵阀、蓄能器、进液管、回液管,其特征在于:主操纵阀向液压缸的进液通道是环形的,是由外缸内径和缸外径形成的,驱动锤杆活塞的液压缸为内缸,在内缸外套一缸筒为外缸,内外两缸筒间形成环形通道,此环形通道被一隔板隔成两段,形成上、下环形通道,在内缸的上、下部有开口分别与上、下环形通道相通;在所述隔板两侧的外缸筒壁上分别开有通液孔,通过管道或直接与液压缸外部的液路孔道连接;下通液孔向外和蓄能器的液室常通,向内接锤杆活塞的下液腔,上通液孔向外通主操纵阀的工作液口,向内通过所述的环形通道向上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液压进液打电液锤的驱动头,具有壳体、下底板、上盖板、侧面板、锤头、锤杆、液压缸、活塞、减震缸、封下口部件、主操纵阀、蓄能器、进液管、回液管,其特征在于主操纵阀向液压缸的进液通道是环形的,是由外缸内径和内缸外径形成的,驱动锤杆活塞的液压缸为内缸,在内缸外套一缸筒为外缸,内外两缸筒间形成环形通道,此环形通道被一隔板隔成两段,形成上、下环形通道,在内缸的上、下部有开口分别与上、下环形通道相通;在所述隔板两侧的外缸筒壁上分别开有通液孔,通过管道或直接与液压缸外部的液路孔道连接;下通液孔向外和蓄能器的液室常通,向内接锤杆活塞的下液腔,上通液孔向外通主操纵阀的工作液口,向内通过所述的环形通道向上通过液压缸顶端的开孔通锤杆活塞的上腔,所述的主操纵阀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
申请(专利权)人:马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