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25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包括顶板、支撑板、上垫层、下垫层,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毛毡能够有效防止两导轮之间的过线铜线抖动,避免了铜线因抖动而断线;2、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线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铜线过线支架
技术介绍
在铜线的生产过程中,导轮与导轮之间的铜线在过线时,由于张カ抖动,易导致铜线断线,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导轮之 间铜线抖动断线的铜线过线支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包括顶板、支撑板、上垫层、下垫层,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均采用毛毡层。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设置在顶板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的顶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毛毡能够有效防止两导轮之间的过线铜线抖动,避免了铜线因抖动而断线;2、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I、顶板;2、支撑板;3、上垫层;4、下垫层;5、铜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包括顶板I、支撑板2、上垫层3、下垫层4,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5。上垫层3与下垫层4均采用毛毡层。上垫层3与下垫层4设置在顶板I与支撑板2之间。顶板I与支撑板2起到对毛毡层的夹持、保护作用。顶板I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毛毡层能够有效防止两导轮之间的过线铜线抖动,避免了铜线因抖动而断线。提闻广品的成品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I)、支撑板(2)、上垫层(3)、下垫层(4),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铜线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层(3)与下垫层 (4)均采用毛毡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铜线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垫层(3)与下垫层(4 )设置在顶板(I)与支撑板(2 )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铜线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I)与支撑板(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包括顶板、支撑板、上垫层、下垫层,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毛毡能够有效防止两导轮之间的过线铜线抖动,避免了铜线因抖动而断线;2、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文档编号B65H57/14GK202642966SQ20122029289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专利技术者张筱华, 齐永久, 周大春, 俞怀国, 王洪亮, 杨茂森, 谢厚群, 田旭, 翟春明, 汪海龙, 梁应和 申请人:芜湖铜冠电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线过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支撑板(2)、上垫层(3)、下垫层(4),所述的上垫层与下垫层之间夹持过线铜线(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筱华齐永久周大春俞怀国王洪亮杨茂森谢厚群田旭翟春明汪海龙梁应和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铜冠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