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包收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压线轴、传动链和收线轴,压线轴通过传动链与收线轴连接,压线轴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收线轴上固定设置收线盘。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绕包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便,采用电机控制装置实现了对收线盘的卷绕铜线的智能控制,收线效率高,保证了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包收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大机电、直流机、发电机、干式变压器等大型移动式变电站所使用的铜线往往要求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铜线生成过程中,收线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工序。传统的人工收线方式劳动强度大,收线效率低,收线质量不高,对铜线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绕包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便,采用电机控制装置实现了对收线盘的卷绕铜线的智能控制,收线效率高,能够保证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绕包收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压线轴、传动链和收线轴,压线轴通过传动链与收线轴连接,压线轴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收线轴上固定设置收线盘。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线轴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压线导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压线器包括一对垂直设置的压线滚轴以及支撑压线滚轴的固定座,固定座安装在压线轴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线轴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收线导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收线盘与收线轴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力矩电机控制器以及控制按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绕包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便,采用电机控制装置实现了对收线盘的卷绕铜线的智能控制,收线效率高,保证了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绕包收线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机架,2、电机,3、压线轴,4、传动链,5、收线轴,6、压线器,61、压线滚轴,62、固定座,7、收线盘,8、压线导轮,9、收线导轮,10、力矩电机控制器,11、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绕包收线装置,包括机架I以及与机架I固定连接的电机2。所述机架I上设置有压线轴3、传动链4和收线轴5,压线轴3通过传动链4与收线轴5连接,压线轴3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6,收线轴5上固定设置收线盘7。具体地,压线器6包括一对垂直设置的压线滚轴61以及支撑压线滚轴61的固定座62,固定座62安装在压线轴3上。压线滚轮61对铜线进行矫直压平,确保输入到放线盘7上的铜线的质量。其中,压线轴3的一端与机架I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压线导轮8,通过调节压线导轮8对压线器6的位置进行控制。所述收线轴5的一端与机架I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收线导轮9,收线导轮9可以控制收线盘7在收线轴5上的位置。收线盘7安装在收线轴5上,收线盘7与收线轴5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即当收线盘7上的铜线绕满时,可以进行更换。所述电机2上电性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保证了收线盘7在卷绕铜线时,张力基本保持不变,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所述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力矩电机控制器10以及控制按钮11,两者之间共同协作,实现了对收线装置的智能控制。本技术的绕包收线装置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安装简便,采用电机控制装置实现了对收线盘7的卷绕铜线的智能控制,收线效率高,保证了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压线轴、传动链和收线轴,压线轴通过传动链与收线轴连接,压线轴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收线轴上固定设置收线盘。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轴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压线导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器包括ー对垂直设置的压线滚轴以及支撑压线滚轴的固定座,固定座安装在压线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轴的一端与机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收线导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与收线轴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装置与电机之间电性连接,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力矩电机控制器以及控制按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绕包收线装置,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压线轴、传动链和收线轴,压线轴通过传动链与收线轴连接,压线轴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收线轴上固定设置收线盘。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的绕包收线装置结构紧凑,安装简便,采用电机控制装置实现了对收线盘的卷绕铜线的智能控制,收线效率高,保证了电机性能与卷绕性能匹配,减少了能量的损失,节省了投资。文档编号B65H54/12GK202642967SQ20122014395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邹荣春 申请人:常州中力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绕包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电机,电机上连接有电机控制装置,机架上设置有压线轴、传动链和收线轴,压线轴通过传动链与收线轴连接,压线轴上固定设置有压线器,收线轴上固定设置收线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中力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