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052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包括套筒接口、轴向纤维层、管体,套筒接口位于管体的一端,轴向纤维层环向缠绕在管体上,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两端质量和轴向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缠绕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技术背景原有定长缠绕玻璃钢管道为螺旋交叉缠绕和环向缠绕加夹砂的结构,螺旋交叉缠绕提供管道的轴向强度,但该种结构在大口径管道生产和设计中,由于管道模具为承ロ直径大,且要连接必须管道带承ロ,而螺旋交叉缠绕必然在反向时要求有加減速段(角度变化段),且在两端易滑纱,造成两端质量不易保证,且对于长度短的管道,特别是长度小于ー倍直径长度的管道,不能生产且两端滑纱严重,另外在高压カ管道领域,由于承ロ的直径变化形成的变径段也是管道失效的薄弱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提高了两端质量和轴向强度。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干,其包括套筒接ロ、轴向纤维层、管体,套筒接ロ位于管体的一端,轴向纤维层环向缠绕在管体上,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优选地,所述管体的长度为一米至二十米。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避免了螺旋交叉缠绕方式而产生两端厚度堆积、两端滑纱及轴向强度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两端质量和轴向强度,模具加工简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本技术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包括套筒接ロ I、轴向纤维层2、管体3,套筒接ロ I位于管体3的一端,轴向纤维层2环向缠绕在管体3上,管体3的形状为圆柱体。管体3的长度为一米至二十米。本技术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的成型方法简单,轴向纤维层采用环向缠绕方式,避免了螺旋交叉缠绕方式而产生两端厚度堆积、两端滑纱及轴向強度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两端质量和轴向强度。套筒接ロ避免了传统管材承ロ变径段的強度薄弱和应カ集中以及在水力特性上存在局部涡流增加水阻的缺点,而且可以加工很短长度的管体,还可以实现高压カ密封。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这样模具加工简单。上述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凡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接口、轴向纤维层、管体,套筒接口位于管体的一端,轴向纤维层环向缠绕在管体上,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长度为一米至二十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包括套筒接口、轴向纤维层、管体,套筒接口位于管体的一端,轴向纤维层环向缠绕在管体上,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本技术提高了两端质量和轴向强度。文档编号B29C53/56GK202640761SQ20122017567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靳建罡, 刘强, 蒋天明, 王磊, 叶进峰 申请人:浙江新世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玻璃钢管道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筒接口、轴向纤维层、管体,套筒接口位于管体的一端,轴向纤维层环向缠绕在管体上,管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建罡刘强蒋天明王磊叶进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世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