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401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包括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的立柱和底架,立柱上通过升降装置安装有水平的悬臂,悬臂的端部设有用于打磨工件的抛光机构,底架上安装有滑轨,滑轨上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与底架之间连接有控制工作台前后移动的动力机构,工作台上水平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转辊,转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打磨和抛光多种形状和材质的大中型工件,适用性强,并使加工后的表面均匀一致,且加工效率高,避免了现有各种打磨和抛光工具功能单一、加工效率低、表面加工不均匀的不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尤其是一种可打磨和抛光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大中型工件的自动打磨抛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机械制造行业用于打磨和抛光作业的工具主要是手持式小型电动角磨机,安装打磨片或抛光头后即可进行各种形状和大中型工件的打磨和抛光,用途广,但该工具属手动操作,因此加工后的表面很不均匀,且效率低,打磨时打磨片易坏,且危险性大。另有一些专用于打磨和抛光平板或管状工件的打磨抛光机,此类机械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工件形状变化的多用途的要求。还有一些抛丸或抛砂的抛光方法,它是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利用高速流动的硬质 丸粒或砂粒冲撞工件,达到消除工件表面菱角、刃边、毛刺的方法,此种方法不适宜抛光大、中型工件,也不能加工非金属工件,功能较单一。还有利用电化学原理抛光的方法,此方法污染严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对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大中型工件进行打磨和抛光的多用途的自动打磨抛光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包括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的立柱和底架,所述立柱上通过升降装置安装有水平的悬臂,所述悬臂的端部设有用于打磨工件的抛光机构,所述底架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连接有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与底架之间连接有控制工作台前后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工作台上水平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转辊,所述转辊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滑动座,所述滑动座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安装在立柱顶部的第二电机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座可用金属铸造件或焊接件制成相互垂直的并与立柱和悬臂相匹配的两个型腔,或与立柱配合的部位做成对应滑套式形状。进一步,所述滑动座与悬臂配合的部位设有减少滑动摩擦的导向辊。进一步,所述滑动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的齿轮与固定在悬壁上的齿条相配合。进一步,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里面安装有中心轴。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前端安装有抛光头,后端通过第四传动机构与安装在悬臂上的第四电机连接。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滚珠丝杆副和减速电机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采用了悬臂带动抛光头上下和左右移动,工作台带动圆筒形工件转动和前后移动或带动平板形工件左右和前后移动的技术措施,提高了工件加工的灵活性,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功能,而且加工不受手动操作的影响,加工的表面均匀一致,最终达到了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本产品可加工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工件,灵活性强,因此用途较广,填补了大中型圆筒类工件和平板类工件高效打磨和抛光的空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I为圆筒形工件打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平板形工件打磨抛光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包括立柱I和底架2,立柱I上通过升降装置3安装有水平的悬臂4,升降装置3包括滑动座31,滑动座3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32与安装在立柱I顶端的第二电机33连接,第二电机33转动时即可带动滑动座31上下运动,进而带动悬臂4上下移动;滑动座31可用金属铸造件或焊接件制成相互垂直的并与立柱I和悬臂4匹配的两个型腔,以方便滑动座31在立柱I上的滑动以及悬臂4在滑动座31中的移动。在滑动座31与悬臂4配合的部位使用导向辊9支撑和约束,以减少左右滑动时的摩擦。滑动座31上安装有第三电机34,悬臂4上安装有与第三电机34上的齿轮341相配合的齿条41,第三电机34转动时通过齿轮齿条的运动即能带动悬臂4左右移动;在悬壁4的端部安装有抛光机构5,抛光机构5包括固定在悬臂4上的固定座51,固定座51里面安装有中心轴。中心轴的前端安装有抛光头52,中心轴的后端通过第四传动机构53与安装在悬壁4上的第四电机54相连,第四电机54转动时即可带动抛光头52高速旋转对工件进行打磨和抛光。底架2上设有滑轨6,滑轨6上安装有能沿其前后移动的工作台7,工作台7上水平并排安装有放置工件的转辊71,转辊7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2与安装在工作台7上的第一电机73连接,第一电机73转动时即可带动转辊71旋转。简单异形筒状或圆筒形工件放置到两根转辊71之间,即可由转辊71带动匀速旋转而在横向得到均匀地打磨和抛光。转辊71之间的间距可根据圆筒形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工作台7与底架2之间连接有控制工作台7前后运动的动力机构8,动力机构8包括滚珠丝杆副和减速电机,保证了工作台7移动时的高精度定位,工作台7在滑轨6上前后移动带动转辊71上的工件前后移动,以便抛光头52能够加工到工件在纵向的不同部位。如图2所不,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与图I所不不同之处在于,放置在转棍71上的工件为平板件,支承工件的转辊71的数量根据平板件的面积大小不同可选择2 20根。转辊71转动时带动工件左右匀速移动,从而使抛光头52可以加工到工件在横向的不同部位,而工作台7在滑轨6上作前后移动,带动工件前后移动,从而抛光头52能够加工到工件纵向的不同部位。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 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包括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的立柱(I)和底架(2),所述立柱(I)上通过升降装置(3)安装有水平的悬臂(4),所述悬臂(4)的端部设有用于打磨工件的抛光机构(5),所述底架(2)上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上连接有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7)与底架(2)之间连接有控制工作台(7)前后移动的动力机构(8),所述工作台(7 )上水平并排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转辊(71),所述转辊(7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2 )与安装在工作台(7 )上的第一电机(7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滑动座(31),所述滑动座(31)通过第二传动机构(32)与安装在立柱(I)顶部的第二电机(3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1)为相互垂直的与立柱(I)和悬臂(4)相匹配的两个型腔。4.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1)与悬臂(4)配合的部位设有减少滑动摩擦的导向辊(9)。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31)上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34),所述第三电机(34)上的齿轮(341)与固定在悬壁(4)上的齿条(41)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机构(5)包括安装在悬臂(4)上的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里面安装有中心轴。7.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的前端安装有抛光头(52),后端通过第四传动机构(53)与安装在悬臂(4)上的第四电机(54)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8)包括滚珠丝杆副和减速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其包括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的立柱和底架,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打磨抛光机,包括安装在地面基础上的立柱(1)和底架(2),所述立柱(1)上通过升降装置(3)安装有水平的悬臂(4),所述悬臂(4)的端部设有用于打磨工件的抛光机构(5),所述底架(2)上设有滑轨(6),所述滑轨(6)上连接有工作台(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7)与底架(2)之间连接有控制工作台(7)前后移动的动力机构(8),所述工作台(7)上水平并排安装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转辊(71),所述转辊(7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72)与安装在工作台(7)上的第一电机(7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式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奥斯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