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649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力的切削液形成;以及主轴后支撑;在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工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将长轴孔小孔一端的孔做到半精加工状态,而后把长轴孔大孔另一端的所有孔也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时,卧式加工中心刀具交换,最终精加工的静压镗刀交换到主轴上,从大孔端向小孔端进给,主轴切削液打开,刀具前端被切削液形成的静压轴承支撑起来,后端主轴支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长轴孔在加工中心通过一次装夹一头镗加工完成,且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尤其涉及一种用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ー头镗加工长轴孔的镗刀。
技术介绍
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用于加工复杂形状エ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加工中心备有刀库,具有自动换刀功能,是对エ件一次装夹后进行多エ序加工的数控机床。随着设备制造精度的不断提闻,广品精度提闻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闻,所以加工中心数控镗床的加工エ艺必须改善和提高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卧式数控镗床在加工高精度长轴孔时,由于刀具太长、太重,从ー头加工过去时,往往因刀具自重的原因,孔加工的同轴度和位置度难以保证图纸要求,如果改成短刀,进行旋转180度对头镗,由于旋转定位精度和两头加工状态的影响,最終加工出的孔的同轴度和位置度也难以保证图纸要求,而且时间 节拍还比较长,调整起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高精度长轴孔在卧式加工中心不能通过一次装夹ー头镗加工完成;高精度长轴孔在卧式加工中心经常需要对头镗加工,零件精度无法保证,加エ及设备成本较高。本技术解决的目的提供ー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能够实现长轴孔在加エ中心通过一次装夹ー头镗加工完成,且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ー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カ的切削液形成;以及主轴后支撑;在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工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优选的,所述支撑条为3 6根。优选的,所述加工端与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于0.009mm 0. 015mm 之间。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由金属陶瓷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长轴孔小孔一端的孔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孔可以是被加工零件上的孔,也可以是夹具上的孔,而后把长轴孔大孔另一端的所有孔也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时,卧式加工中心刀具交換,最终精加工的静压镗刀交換到主轴上,从大孔端向小孔端进给,主轴切削液打开,刀具前端被切削液形成的静压轴承支撑起来,后端连接主轴,被主轴支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可对长轴孔ー头镗完成加工。对比现有技术,该静压镗刀能够实现长轴孔在加工中心通过一次装夹ー头镗加工完成,且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所述的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主轴;2、刀具本体;3、支撑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ー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I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包括刀具本体2,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对称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エ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3。其工作原理将长轴孔小孔一端的孔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孔可以是被加工零件上的孔,也可以是夹具上的孔,而后把长轴孔大孔另一端的所有孔也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吋,卧式加工中心刀具交換,最終精加工的静压镗刀交換到主轴上,从大孔端向小孔端进给,主轴切削液打开,刀具前端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カ的切削液形成,刀具后端连接主轴1,具有主轴后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可对长轴孔一头键完成加工。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刀具本身刚性必须要强,最好用重金属制造,例如采用铜材料制成;刀具的每个孔径都需要有高精度的支撑条,数量在3 6根不等,且支撑条采用金属陶瓷材料制成;支撑条与加工端的间隙在0. 009mm 0. 015mm之间;刀具加工使用前需要在专用调刀仪上调整好刀具的跳动及加工端与支撑条的间隙,并在机床主轴上还需要再次验证ー下刀具整体跳动是否合格;设备需要具备有70Bar(70Bar即为7MPa)的清洁切削液;刀具前端部分的直径与半精加工的孔径间隙在0. 02mm 0. 04mm之间。该静压镗刀往往用于卧式加工中心被加工零件的最后一道精加工エ序,只需在操作前调整好刀具精度,调整刀具的操作方法简单可行,普通工人即能完成,刀具的切削线速度通常可达60米/分,加工后的产品长轴孔的同心度较高,例如加工エ件轴孔长度为500_时,其同心度能控制在OO. 03mm以内,相比现有技术广品的质量提闻了 ;而广品的报废率控制在50PPM内,如果加工前调试的更好,产品的报废率会更低,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产品的报废率;刀具的刀体及刀片使用寿命得到了延长,一般刀体能使用加工产品二十万件以上,而每个刀片的耐用度也能够在1000件以上,两者使用寿命都较现有技术下的镗刀及加エエ艺有明显提高。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ー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カ的切削液形成;以及主轴后支撑;在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工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为3 6根。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端与所述支撑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处于O. 009mm O. 015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由金属陶瓷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力的切削液形成;以及主轴后支撑;在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工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将长轴孔小孔一端的孔做到半精加工状态,而后把长轴孔大孔另一端的所有孔也做到半精加工状态,此时,卧式加工中心刀具交换,最终精加工的静压镗刀交换到主轴上,从大孔端向小孔端进给,主轴切削液打开,刀具前端被切削液形成的静压轴承支撑起来,后端主轴支撑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实现长轴孔在加工中心通过一次装夹一头镗加工完成,且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文档编号B23B27/00GK202639358SQ20122018076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黄铭亮 申请人: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中心用静压镗刀,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静压轴承前支撑,所述前支撑由被加工孔半精加工的小孔端与有压力的切削液形成;以及主轴后支撑;在其中心设有出液通道,并在前端设置切削液排水孔,中部具有多个相互连续的加工端,用于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孔,每个加工端外围均设有支撑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铭亮
申请(专利权)人:牧野机床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