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25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包括辊座、提升辊本体和导板支架,所述辊座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辊座,所述固定辊座设于导板支架的输出端,所述提升辊本体的两端安装在固定辊座之间,所述提升辊本体的顶部高于导板支架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带钢和矫直辊辊面相互划伤、不会出现漏油和爆管现象、故障少、震动幅度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维护方便,适于广泛应用于冷轧装备中的七辊矫直机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轧装备中的七辊矫直机,具体地指一种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冷轧工序重要的生产部件,提升辊装置位于七辊矫直机的出口,主要起到保护七辊矫直机下辊辊面的作用。而七辊矫直机安装于开卷机与双层剪之间,用于给热轧带钢矫直板头板尾,提高带钢板型以便于双层剪能顺利的切除板头和板尾,双层剪切下的切口的好坏直接影响焊机焊缝质量,这对于带钢在运行中是否顺利起到关键作用。一旦焊缝 质量过低,在机组运行时发生焊缝断带,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酸轧生产线作为冷轧工序的第一道生产线,承担了整个冷轧厂的生产计划,每个月都是以满负荷生产。在这种高负荷的生产环境下设备承受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酸洗头部,每天生产的热轧卷,不仅板型差,而且外形尺寸和材质都各不相同,同时还要以700米/分钟的高速,快速地冲过酸洗头部,这样设备必然要产成很大的震动,在这种震动下,提升辊装置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由于现有设计对这种震动和冲击估计不足,使得设备频繁发生故障,这就对生产本十分紧张的酸轧线,造成了很大影响。正是鉴于此种情况,使得提升辊的改造势在必行。现有的提升辊装置中提升辊本体和液压缸是由中间的特制辊座相连接,同时特质辊座以及液压缸分别由两个钢座固定在导板支架上,结构十分繁琐。带钢在高速运动之前,提升辊本体由液压缸提供动力而抬起,既防止划伤带钢表面,降低带钢质量,同时也防止带钢划伤矫直辊辊面以及引料导板台。通过观察研究,现有的提升辊装置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I)由于带钢运行时震动很大,整个提升辊装置经常会出现液压缸漏油或者导板支架磨损等状况,如果任由情况逐渐恶化,最终会导致液压缸喷油或者导板支架被拉垮。当液压缸以及特质辊座发生损坏时,势必会造成提升辊本体无法正常抬起,从而无法起到保护带钢以及七辊矫直机等设备的作用,影响到带钢表面质量。( 2 )由于酸洗入口带钢运行速度过快,导致提升辊本体转速过快,使得提升辊本体的寿命大大降低。并且在提升辊本体高速运转过程,很容易产生剧烈机械振动,对带钢运行以及整个提升辊装置造成很大影响。这是由于在设计现有的提升辊装置时对现场生产条件估计不足,使得整个提升辊装置经常出现上述情况,导致故障时间增多,备件费用加大,生产效率降低。(3)现有的提升辊装置结构复杂,接触面和固定点极多,当提升辊本体发生振动时,由于作业空间狭小,不容易很快发现问题点,所以处理起来十分繁琐困难,不仅导致故障时间无故的增加,同时对日常维护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带钢和矫直辊辊面相互划伤、不会出现漏油和爆管现象、故障少、震动幅度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维护方便的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包括辊座、提升辊本体和导板支架,所述辊座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辊座,所述固定辊座设于导板支架的输出端,所述提升辊本体的两端安装在固定辊座之间,所述提升辊本体的顶部高于导板支架的顶面。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辊座顶部设有与提升辊本体两端相配合的轴孔,所述轴孔顶部设有可将提升辊本体端部固定的压板。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辊本体包括辊筒、辊芯和轴承,所述辊芯插入辊筒且辊芯两端的轴头伸出辊筒外,所述轴承设于辊筒和辊芯之间可带动辊筒绕辊芯旋转,所述轴头为方 形轴头;所述轴孔为与轴头相配合的方形轴孔,所述压板底面为与轴头相配合的平面。再进一步地,所述提升辊本体还包括设于辊筒和辊芯之间限制辊筒和辊芯轴向相对移动的弹黃卡。更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棍本体的棍径为180_。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为了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将原液压缸整个拆除,由重新设计的辊座来代替,这样在提升辊装置发生故障时,就不会出现液压缸漏油及爆管等问题。其次,在重新设计辊座以及导板支架时,考虑到带钢在穿带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将辊座设为固定辊座,同时将导板支架和辊座高度设定,使得提升辊本体安装之后可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防止带钢划伤矫直辊辊面,确保生产中带钢带头不会受到辊缝阻挡,使设备的维护更为方便。最后,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将提升辊本体的辊径增大,由原来的150mm改为180mm,提升辊本体的轴头由圆轴头改为方形轴头,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提升辊自身的转动速度,而且可以加大轴头和辊座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更加平稳,大大降低了带钢高速运转中所带来的震动幅度,使得整个提升辊装置的使用周期大大增加,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避免带钢和矫直辊辊面相互划伤、生产出的带钢质量高、不会出现漏油和爆管现象、故障少、隐患少、震动幅度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提升辊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I至图2,本技术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包括提升辊本体I、辊座、导板支架3、压板4、固定螺栓5和压板螺栓6。所述辊座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辊座2,所述固定辊座2设于导板支架3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棍座2通过固定螺栓5固定于导板支架3的输出端。所述提升辊本体I的两端安装在固定辊座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辊座2顶部设有与提升辊本体I两端相配合的轴孔2. 1,所述压板4设于轴孔2. I顶部,压板4可将提升辊本体I端部固定,在最优实施例中,所述压板4通过压板螺栓6设于轴孔2. I顶部;参见图3,所述提升辊本体I包括辊筒I. I、辊芯I. 2、轴承I. 3和弹簧卡I. 4 ;辊筒I. I的直径由现有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的150_改为180_,经过改造,不仅可以满足保护七辊矫直机(图中未示出)的要求,并且可以使辊筒I. I的转速降低,有助于提高提升辊本体I的使用寿命;所述辊芯I. 2插入辊筒I. I且辊芯I. 2两端的轴头I. 2. I伸出辊筒I. I外,所述轴承I. 3设于辊筒I. I和辊芯I. 2之间可带动辊筒I. I绕辊芯I. 2旋转,所述轴头I. 2. I为方形轴头,所述轴孔2. I为与轴头1.2. I相配合的方形轴孔,所述压板4底面为与轴头I.2. I相配合的平面,这样可以加大轴头I. 2. I和固定辊座2的接触面积,使得传动更加平稳,大大降低了带钢(图中未示出)高速运转中所带来的震动幅度,使得整个提升辊装置的使用周期大大增加,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弹簧卡I. 4设于辊筒I. I和辊芯I. 2之间,限制辊筒I. I和辊芯I. 2轴向的相对移动。所述提升辊本体I的顶部高于导板支架3的顶面,这是为了防止带钢在划伤导板·支架3顶面的同时被导板支架3的顶面划伤,以便于带钢在穿带过程中能够更加顺利。权利要求1.一种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包括辊座、提升辊本体(I)和导板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座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辊座(2),所述固定辊座(2)设于导板支架(3)的输出端,所述提升辊本体(I)的两端安装在固定辊座(2)之间,所述提升辊本体(I)的顶部高于导板支架(3)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辊座(2)顶部设有与提升辊本体(I)两端相配合的轴孔(2. 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辊矫直机提升辊装置,包括辊座、提升辊本体(1)和导板支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座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辊座(2),所述固定辊座(2)设于导板支架(3)的输出端,所述提升辊本体(1)的两端安装在固定辊座(2)之间,所述提升辊本体(1)的顶部高于导板支架(3)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王小虎张惠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