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直机支承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256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支承辊,其具有两端面以及两端面之间的辊面,所述辊面包括一直线段和与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分别衔接的两倒角段,所述两倒角段分别与两端面衔接;其中:所述各倒角段均包括一三次曲线段以及一锥形段,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三次曲线段相切过渡,所述两锥形段分别与所述两端面衔接。该矫直机支承辊沿辊长方向的受力更均匀,能够降低应力峰值,改善辊系受力状态,延长辊系磨辊周期和使用寿命,进而改善带钢表面质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带钢表面的压痕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生产设备,尤其涉及矫直机的支承辊。
技术介绍
矫直机是从根本上消除带钢内部残余应力,改善板型的最终工序。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辊式矫直机为第三代矫直机,有完善的模型作为支撑,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然而国际上各大钢厂在矫直机使用过程中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带钢表面会出现压痕,支承辊辊面局部磨损严重,引起工作辊辊面压痕损伤并将这种损伤传递到带钢表面,引起带钢表面压痕,造成质量异议。 图I为现有矫直机支承辊的辊型,其中11为支承辊辊身直线段,12为锥形倒角段,13为圆弧倒角段。锥形倒角段12与圆弧倒角段13相切过渡,但直线段11与锥形倒角段12的连接处出现一尖点,这势必会产生较大的局部接触应力峰值,这是现有矫直机支承辊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的根本原因所在。经分析,支承辊局部损伤和带钢表面质量压痕为相互关联的,呈一一对应关系,造成这种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支承辊辊型设计不合理,导致支承辊边部存在局部应力峰值,造成支承辊辊面局部损伤,进而引起工作辊辊面压痕损伤,并把这种损伤传递到带钢表面,造成表面质量缺陷,因此有必要对支承辊的辊型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降低工作辊和支承辊局部接触应力峰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直机支承辊,其具有两端面以及两端面之间的辊面,所述辊面包括一直线段和与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分别衔接的两倒角段,所述两倒角段分别与两端面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倒角段均包括一三次曲线段以及一锥形段,所述直线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三次曲线段相切过渡,所述两锥形段分别与所述两端面衔接,所述三次曲线段的曲线方程为:y=hl3x3式中,h为三次曲线段的高度,l为三次曲线段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敏孙大乐范群姚利松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