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925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畅活动且关节能够固定为任意角度的人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1部件,夹着人偶的关节而位于一侧;第2部件,位于另一侧,通过所述人偶的关节而可旋转地连结于所述第1部件;以及活动切换部件,设于所述人偶的关节上,切换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可旋转的活动状态、及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不可旋转的非活动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将第I部件和第2部件旋转自由地连结的关节的人偶
技术介绍
以往的人偶已知有机器人(robot)等塑料模型(下面称为plamodel)。这种塑料模型上设置着多个关节,以便使用者能自由决定姿势。而且,开发出一种人偶,具备各种关节,以便通过关节结合的胳膊、脚能自由地旋转。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人偶包含球形关节轴、及具有能嵌合进关节轴的嵌合凹部的连结体。而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人偶在大腿部件的下端具备通过弹簧被施力的卡止突起。另一方面,在小腿部件的上端设置着以小腿部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形套筒(boss), 在圆形套筒上形成着多个卡合凹部。而且,人偶是将卡止突起压接于任意部位的卡合凹部,将关节固定。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平6-327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1-740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接下来,说明以往人偶存在的问题。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人偶的结构只是在球体关节轴上嵌合连结体的嵌合凹部,关节仅具有固定硬度。因此,当在连结体上安装了重配件时,或者使塑料模型摆出夸张姿势时,存在连结带未按操作者意愿旋转这样的问题。因此,在需要安装重配件的情况下虽可强化关节硬度,但是存在手难以旋转连结体这样的问题。而且,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人偶中,关节无法以卡止突起能压接于卡合凹部的旋转角度以外的角度固定。因此,存在关节无法以使用者喜好的旋转角度固定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顺畅活动且关节可以固定为任意角度的人偶。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I部件,夹着人偶的关节而位于一侧;第2部件,位于另一侧,通过所述人偶的关节而可旋转地连结于所述第I部件;以及活动切换部件,设于所述人偶的关节上,切换所述第I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可旋转的活动状态及所述第I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不可旋转的非活动状态。根据本技术,当想要活动关节和想要固定关节时,可以将设于人偶的关节上的活动切换部件切换成活动状态和非活动状态。因此,当使用者将关节弯曲时,可以切换成活动状态而使人偶顺畅活动,当将关节固定时,可以在任意角度下切换成非活动状态而使人偶固定。另外,本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切换部件包括,限制部件,限制所述第I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的旋转,以及操作部件,解除所述限制部件的限制,将所述活动切换部件切换成所述活动状态。根据本技术,仅通过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便可容易地切换成活动状态或非活动状态。因此,操作者可以简单地弯曲关节或者固定关节。而且,本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件包括,第I旋转部件,和所述第I部件一起旋转;第2旋转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一起旋转;以及弹性部件,设于所述第I旋转部件和所述第2旋转部件之间,通过和与所述第I旋转部件滑动接触,且与所述第2旋转部件滑动接触,而将所述第I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设为所述非活动状态;所述操作部件使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第I旋转部件或者所述第2旋转部件隔开,而将所述第I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设为所述活动状态。根据本技术,第I旋转部件和第2旋转部件不会相对旋转,通过简单构成便可 将第I部件和第2部件设为非活动状态。而且,若第I旋转部件和第2旋转部件相隔开,则弹性部件不再和第I旋转部件或第2旋转部件滑动接触。由此,可以容易地将第I部件和第2部件切换成活动状态。而且,本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所述第I旋转部件和所述第2旋转部件的至少一者,在和所述弹性部件相接的位置上形成着凹凸。根据本技术,由于弹性部件在第I旋转部件或第2旋转部件上很难滑动,因此能够更牢固地固定关节。而且,本技术的人偶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收纳部,设于所述人偶的关节上,装卸自由地收纳所述活动切换部件;以及卡合部,设于所述第I部件及所述第2部件上,和所述收纳部内收纳的所述活动切换部件卡合。根据本技术,通过将活动切换部件收纳在人偶的关节部,可以同时实现关节的顺畅活动和固定,而无损人偶的外观。而且,由于能够在收纳部内将第I部件和第2部件卡合于活动切换部件,因此通过简单构成便可使第I部件和第2部件与活动切换部件相互作用。根据本技术,可以提供一种顺畅旋转、且关节能以任意角度固定的人偶。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人偶的关节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活动切换部件的构成的透视图。图3 (A)是从操作部件侧观察活动切换部件的透视图。(B)是从单端部侧观察活动切换部件的透视图。图4是未设置关节卡合结构的部分的非活动状态的截面图。图5(A)是设置了关节卡合结构的部分的非活动状态的截面图。(B)是设置了关节卡合结构的部分的活动状态的截面图。I 活动切换部件2 膝关节10操作部件20弹簧30第I旋转部件40O 形环50第2旋转部件60单端部70六角螺母100小腿部件140收纳部150大腿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于此,说明的是在人偶的膝关节2内收纳活动切换部件I的例子。图I是表示本技术的人偶的关节的透视图。如图I所示,人偶的膝关节2包含位于膝关节2上方的大腿部件150、位于膝关节2下方的小腿部件100、以及活动切换部件I。于此,大腿部件150构成第I部件,小腿部件100构成第2部件。大腿部件150和小腿部件100是通过膝关节2而可旋转地结合。而且,在膝关节2的大腿部件150和小腿部件100的旋转轴上,设置着将活动切换部件I装卸自由地收纳的收纳部140。在小腿部件100上设置着朝收纳部140内侧突出的肋112。而且,在大腿部件150上设置着朝收纳部140内侧突出的肋162。而且,肋112和肋162是卡合于沿着箭头方向插入的活动切换部件I。这样,肋112和肋162就构成了卡合部。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活动切换部件的构成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活动切换部件I包括操作部件10、弹簧20、第I旋转部件30、O形环40、第2旋转部件50、六角螺母70及单端部60。这些部件是以轴线和轴线O —致的方式依次配置。操作部件10包括本体11、螺钉12及盖部14。操作部件10是通过将螺钉12插入至本体11,在本体11上盖上盖部14而一体地形成。在本体11内部,竖立设置着用来将螺钉12的头部12a固定的肋11a。于此,肋Ila对应螺钉12的头部12a的形状而呈六角形状地竖立设置。而且,突出部Ilb设计地比螺钉的长度短,螺钉12的下端部12b从突出部Ilb前端露出。第I旋转部件30在中心处设置着孔部34。而且,在操作部件10侧设置着供弹簧20的端部插入的弹簧座槽35。而且,为了将弹簧座槽35和孔部34划分开,而设置着直径和弹簧20内径大体相同的弹簧导盘31。在第I旋转部件30的外壁36上,以和肋112对应的方式等间隔地设置着4个第I卡合凹部33。而且,在第2旋转部件50侧以和O形环40外周相接的方式竖立设置着壁部32。而且,在壁部32的内周侧形成着凹凸。第2旋转部件50在操作部件10侧形成着圆筒轴部51。圆筒轴部51插入至第I旋转部件30的孔部34而转轴支撑第I旋转部件30。而且,在圆筒轴部51的中心处设置着供操作部件10的突出部Ilb和螺钉12插入的孔部54。而且,在孔部54的单端部60侧形成着用来安装六角螺母70的安装部55。由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信弘西泽纯一
申请(专利权)人:万代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