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方锅炉厂专利>正文

锻造操作机多功能夹抱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88 阅读:3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锻压机械领域中与锻造操作机配套使用的多功能夹抱钳,钳头体由钳臂、大钳口、小钳口、轴类钳口组成,三个钳口均为圆弧形,可完成直径120~1000毫米各种不同形状锻体的镦粗、延伸、滚圆精整、冲扩孔、胎模锻等锻造工艺的操作;通过小钳口在10°范围的向内转动,自动调节轴类锻件的夹持点进行锻造;借助于大钳口上的棘齿板,推动锻件水平旋转进行镦粗,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夹抱钳的单一功能。(*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锻压机械领域中与锻造操作机配套使用的多功能夹抱钳。目前,锻造操作机的夹抱钳普遍采用单钳口结构(附图说明图1),这种结构夹抱钳的使用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只有一种功能,使用时,需根据锻件形状经常更换钳头。如锻制轴类锻件的夹抱钳,就不能用来锻造圆饼类或方块类锻件,也不能进行胎模锻及拾取坯料,取卸工装。由此,则造成钳头更换频繁,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陷,阻碍了锻造过程机械化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夹抱钳的单一功能,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适用范围广的锻造操作机多功能夹抱钳。它可以借助于锻造操作机发出的指令,实现钳身平行升降,钳身上下倾斜,钳头旋转,钳口开闭四个动作,利用一付夹抱钳,实现锻造过程中各类锻件的镦粗、延伸、滚圆精整、冲扩孔、胎模锻等多种锻造工艺,并能实现拾取坯料、冲头、取卸工装等辅助工作。本技术的夹抱钳(图2)由钳杆、钳头体组成,钳头体由钳臂(7)、大钳口(3)、小钳口(1)和置于小钳口上的轴类钳口(20)组成,三个钳口均为圆弧形。小钳口(1)用活动铰链(2)在大钳口(3)的顶部连接,并以活动铰链(2)为圆心,在10°的范围向内转动,转动大于10°时,则与大钳口的凸台接触,阻止小钳口(1)继续转动,小钳口(1)的外侧与大钳口(3)的凸台直接接触,阻止小钳口(1)向外转动。小钳口(1)的圆弧半径为100毫米至200毫米,可以夹持直径为120毫米至800毫米的锻件进行锻造;大钳口(3)的圆弧半径为200毫米至350毫米,用于夹持直径为300毫米至1000毫米的锻件进行锻造;轴类钳口(20)位于小钳口(1)上,其轴线与小钳口(1)轴线垂直,当锻造长杆轴类锻件时,由于小钳口(1)具有只能向内转动,不能向外转动的特点,可自动调节锻件(18)的夹持点,使夹持点始终处于四点夹持的状态,增强夹抱钳的夹持力,克服长杆轴类锻件重心远、旋转操作不灵的现象,轴类钳口(20)的圆弧半径为15毫米至25毫米(图4),可以夹持直径为120毫米至300毫米的长杆轴类锻件(图5);大钳口(3)由紧固轴(6)固定在钳臂(7)上,钳臂(7)由销轴(8)固定在钳杆(9)上的耳板上,以使整个夹抱钳与锻造操作机配合在一起使用。为了适应镦粗需水平旋转的圆饼类锻件的需要,在大钳口(3)的四个角设有四块棘齿板(4),使之具有转动圆饼类锻件进行锻造的功能。棘齿板推动锻件转动的动作是借助于夹抱钳的夹持力,回位时则由弹簧复位装置来完成(图3),弹簧复位装置由扭转轴(10)借助于夹抱钳的夹持力,带动棘齿板(4)动作,扭转轴(10)套装棘齿板处为正方形,其余部分是圆柱形,扭转轴(10)中套有滚动轴承(16),用于降低轴与轴孔间的摩擦力,减少轴孔的磨损,提高扭转弹簧(13)的复位性能,扭转弹簧(13)的一端置于压套(12)上开设的固定槽内,另一端置于扭转轴(10)上开设的槽内,压套(12)由紧固螺钉(15)固定在大钳口(3)上,扭转轴(10)的端部设有弹簧挡圈(14),防止在夹紧、复位过程中扭转轴(10)脱落。防护罩(11)由紧固螺钉(5)固定在大钳口(3)上,可起到防止热辐射和灰渣掉进扭转轴而影响使用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夹抱钳,可简化锻造工艺,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原来锻造一个五百公斤重的锻件,需进行两个以上的锻造过程,锻件要加热两次以上,才能完成锻造过程。采用本技术的夹抱钳后,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仅用一个火次,就可以完成重量相同的锻件的锻造过程。特别是镦粗圆饼类锻件,实现了水平转动锻件的功能,解决了镦粗圆饼类锻件的技术关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夹抱钳的单一功能,达到了锻造操作机夹抱钳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目的,实现了用一付夹抱钳来完成各种形状锻件的锻造工艺和其它辅助工作。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其中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夹持长杆轴类锻件的夹抱钳示意;附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夹抱钳示意;附图3为A-A剖视图;附图4为B向视图--轴类钳口示意图;附图5是利用本技术锻造长杆轴类锻件示意;附图6是利用本技术镦粗需水平旋转的圆饼类锻件初始动作示意;附图7是利用本技术镦粗需水平旋转的圆饼类锻件的锻件转动过程示意;图中1是小钳口、2是活动铰链,3是大钳口、4是棘齿板、5是紧固螺钉、6是紧固轴、7是钳臂、8是销轴、9是钳杆、10是扭转轴、11是护罩、12是压套、13是扭转弹簧、14是弹簧挡圈、15是紧固螺钉、16是滚动轴承、17是锤砧、18是锻件、19是锻锤、20是轴类钳口。本技术的实施过程是以1.5型全液压回转式锻造操作机为例,其中钳杆(9)的直径为210毫米,壁厚为30毫米,材料为45#锻钢;销轴(8)的直径为80毫米,材料为40Cr,淬火处理后的洛氏硬度为50~55;钳臂(7)厚度为120毫米,与钳杆耳板连接处的宽度为200毫米,与大钳口(3)连接处的宽度为180毫米,材质为50Cr,淬火处理后的洛氏硬度为50~55;三个钳口的材料均为50Cr,调质处理后的布氏硬度均为280~320,大钳口(3)外缘厚度为80毫米,内缘厚度为70毫米,圆弧半径为300毫米;小钳口(1)的厚度为50毫米,圆弧半径为140毫米;轴类钳口(20)的圆弧半径为20毫米;棘齿板(4)材料为W18Cr4V,板厚为20毫米,淬火处理后的洛氏硬度为50~55;扭转轴(10)材料为50Cr,淬火处理后的洛氏硬度为45~50,轴的上部为40×40毫米的正方形,下部直径40毫米,滚动轴承(16)为标准件,扭转弹簧(13)材料为30W4CrV2,钢丝直径为4毫米;夹抱钳的总长度为1000毫米。本技术的实施过程是由锻造操作机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夹抱钳钳杆(9)中的夹紧拉杆动作,当夹紧拉杆向前推时,钳头张开,夹紧拉杆向后拉时,钳头闭合。当锻件(18)在加热炉中加热到预定温度时,夹抱钳从加热炉中夹出锻件(18)送到锤砧(17)上,夹抱钳配合锻锤(19)动作,将锻件(18)锻制成所需形状;锻制长杆轴类锻件(18)时(图5),钳头随锻造操作机的指令沿轴类锻件的径向转动的同时,锻锤(19)对锻件(18)锤打成工艺要求的形状;镦粗圆饼类锻件时(图6),利用夹抱钳的夹持力,锻件(18)逐渐与四块棘齿板(4)接触,随着夹紧力的增加,棘齿板(4)上的齿卡住锻件(18),并推动锻件(18)向箭头的方向(图7)作圆周水平转动一个角度后进行锻造,完成上述动作过程后,夹抱钳张开,棘齿板(4)通过弹簧复位装置中的扭转弹簧(13)的力,回到初始位置。如果锻件(18)需连续水平转动进行锻造,重复上述动作即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造操作机多功能夹抱钳,它由钳杆、钳头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钳头体由钳臂、大钳口、小钳口、轴类钳口等组成,且三个钳口均为圆弧形,小钳口位于大钳口顶部,轴类钳口则位于小钳口上,其轴线与小钳口轴线垂直,钳臂则通过销轴与钳杆上的耳板联接,以使整个夹抱钳与锻造操作机配合在一起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造操作机多功能夹抱钳,它由钳杆、钳头体组成,其特征在于钳头体由钳臂、大钳口、小钳口、轴类钳口等组成,且三个钳口均为圆弧形,小钳口位于大钳口顶部,轴类钳口则位于小钳口上,其轴线与小钳口轴线垂直,钳臂则通过销轴与钳杆上的耳板联接,以使整个夹抱钳与锻造操作机配合在一起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操作机多功能夹抱钳,其特征在于大钳口的四个角设有四块可增加夹持力及转动锻件用的棘齿板和弹簧复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锻造操作机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