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顺臣专利>正文

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88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由机架上、下板2、15、气动机构、电源开关29以及一对上、下电加热头组成,所述上、下电加热头分别由固定座1、13、隔热板5、12、加热板6、9构成,固定座1、13分别与机架上板2和气动机构连接,隔热板5、12分别置于加热板6与固定座1和加热板9与固定座13之间,加热板6、9分别与固定座1、13相固,并分别由线路4、14与电源开关29连接。本新型具有预热时间短、用电量省、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调节、铝板软化均匀、包底片与铝板以及铝板与锅底的结合强度好,复底锅质量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特别是对不锈钢锅锅体底部固设铝板、包底片前的预加热。为了解决不锈钢锅锅体底部的铝板与包底片二者固为一体,需采用电热管铸件加热,使铝板软化,然后由磨擦压力机复打。而使铝板软化的过程即为电加热过程。韩国大成高周波株式会社制造的高频复底机是一种对不锈钢锅锅底复固包底片的专用高频钎焊设备,且不说因这种设备的价格在100多万元人民币之巨而使复底锅生产厂商望而却步之弊端,更主要是这种设备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用这种设备加工复底锅,需要用到钎焊剂,而钎焊剂的价格又比较高,因而不经济;其次,加热温度难于控制,若过高,会致铝板熔化并向锅底四周溢出,内部却出现缺铝区域,从而不仅影响包底片与锅底的整体结合强度,而且在锅体与包底片的四周侧缘之间产生接合性凹腔,在洗涤过程中会出现积水,影响复底锅在电磁灶上的使用。另一种用隧道窑加热,虽可消除上述设备带来的某些不足,但存在加热时间长,耗电量大(通常为100KV),而且隧道窑无法局部启用,必须是满容量运转,才能显得经济性;还有,隧道窑的预热时间较长、温度难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一旦生产线出现故障,则整窑的尚在加热的产品就无所适从,因此,无法即时地针对性控制。而且,上述加热装置均为单面加热,铝板软化的均匀度存在问题,从而影响包底片与铝板以及铝板与锅底的结合度。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预热时间短、用电量省、利于及时且针对性调节的、确保铝板软化均匀的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由机架上、下板2、15、气动机构、电源开关29以及一对上、下电加热头组成,所述上、下电加热头分别由固定座1、13、隔热板5、12、加热板6、9构成,固定座1、13分别与机架上板2和气动机构连接,隔热板5、12分别置于加热板6与固定座1和加热板9与固定座13之间,加热板6、9分别与固定座1、13相固,并分别由线路4、14与电源开关29连接。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简图。本技术的气动机构由气泵21、气动开关30、时间继电器31、通气管19、气缸20、气缸活塞柱17构成,气动开关30、时间继电器31设在机架上板2上,且分别由线路与气泵21连接,通气管19有一对,一对通气管19的一端分别按置于气泵21上,另一端分别接入气缸20,气缸20固置在机架下板15上,气缸活塞柱17置于气缸20内,其顶端部与固定座13连接。其中气动开关30用于控制气泵21的工作状态,时间继电器31用于控制气泵21进、出气的换向,即控制气缸活塞柱17在气缸20内上、下运动的方向。即使是将本技术的气动机构设计成液压机构等,但也不应当认为是游离出了本专利的总体技术方案范围。本技术的上电加热头由固定座1、隔热板5、加热板6构成,固定座1由压块25通过螺栓24固定在机架上板2的下方,隔热板5置于加热板6与固定座1之间,三者通过若干螺栓3固定在一起,在固定时,若干螺栓3在依次穿过固定座1、隔热板5上相对应的螺孔后与加热板6上的固定脚23螺固,加热板6的加热元件为电热盘管7,电热盘管7弯曲地盘设在加热板6的内部型腔内,其两端的线路4在依次贯穿加热板6、隔热板5、固定座1上相应的通孔后与电源开关29连接。本技术的下电加热头位于上电加热头的正下方,下电加热头由固定座13、隔热板12、加热板9构成,固定座13的下端具立柱16,立柱16螺固在气缸活塞柱17顶端部的螺头上,并用螺帽18旋紧,当气缸活塞柱17在气缸20内作上、下运动时,可带动其上端的固定座13,进而可带动整个下电加热头一起作上、下运动,隔热板12位于加热板9与固定座13之间,三者通过若干螺拴22固定在一起,在固定时,若干螺检22在依次穿过固定座13、隔热板12上相对应的螺孔后与加热板9上的固定脚11螺固,加热板9的加热元件为电热盘管10,电热盘管10弯曲地盘设在加热板9的内部型腔内,其两端的线路14在依次贯穿加热板9、隔热板12、固定座13上相应的通孔后与电源开关29连接。下电加热头的外径尺寸大小可根据不锈钢锅锅体的尺寸大小任意更换。本技术的上、下电加热头可以为多组,分别以同样方式设置于机架上、下板2、15之间,其数量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自由设定。本技术的电加热装置是这样来工作的首先将不锈钢锅锅体27倒置于下电加热头上,让不锈钢锅锅体27的底部朝上,同时为了保护锅底,可在加热板9上铺设一衬垫8,然后再在锅底的上部依序放置铝板26、包底片28,并保证包底片28将铝板26完全包裹起来,完成上述步骤后,可按下气动开关30,使气泵21工作,这时由通气管19对气缸20进行充气,迫使气缸20内的气缸活塞柱17向上位移,气缸活塞柱17的位移带动整个下电加热头向上位移,直至当不锈钢锅锅体27上方的包底片28接触到上电加热头的加热板6为止,此时,操作者可以按下电源开关29,使上、下电加热头同时工作,分别对不锈钢锅锅体27底部的上、下两个接触面同时加热,当加热一定时间后,位于锅底与包底片之间的铝板26软化,这时由预先设定启动时间的时间继电器31重新开始工作,使气泵21反方向换气,迫使气缸活塞柱17向下位移,气缸活塞柱17的向下移动带动其上的整个下电加热头向下移动,使不锈钢锅锅体27脱离与上电加热头的加热板6的接触,这时电加热过程完成,操作者可关闭电源开关29,并卸下不锈钢锅锅体27后再供磨擦压力机复打,将铝板、包底片压固于锅底上,从而完成复底锅的制作过程。按照上述操作过程进行循环往复,可完成对多个复底锅的制作过程。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预热时间短、用电量省、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根据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调节启动次数和调整加热时间、铝板软化均匀、包底片与铝板以及铝板与锅底的结合强度好,复底锅质量高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由机架上、下板(2)、(15)、气动机构、电源开关(29)以及一对上、下电加热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加热头分别由固定座(1)、(13)、隔热板(5)、(12)、加热板(6)、(9)构成,固定座(1)、(13)分别与机架上板(2)和气动机构连接,隔热板(5)、(12)分别置于加热板(6)与固定座(1)和加热板(9)与固定座(13)之间,加热板(6)、(9)分别与固定座(1)、(13)相固,并分别由线路(4)、(14)与电源开关(2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由机架上、下板(2)、(15)、气动机构、电源开关(29)以及一对上、下电加热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加热头分别由固定座(1)、(13)、隔热板(5)、(12)、加热板(6)、(9)构成,固定座(1)、(13)分别与机架上板(2)和气动机构连接,隔热板(5)、(12)分别置于加热板(6)与固定座(1)和加热板(9)与固定座(13)之间,加热板(6)、(9)分别与固定座(1)、(13)相固,并分别由线路(4)、(14)与电源开关(2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复底锅用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气动机构由气泵(21)、气动开关(30)、时间继电器(31)、通气管(19)、气缸(20)、气缸活塞柱(17)构成,气动开关(30)、时间继电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臣
申请(专利权)人:王顺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