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收多折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716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3:17
一种自动开收多折伞,其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外管(23)、中管(22)和内管(21)顶部的外管滑轮(61)、中管滑轮(62)和内管滑轮(63),设于下巢(52)的下巢滑轮(64)、外管拉绳(71)、中管拉绳(72)、内管拉绳(73)以及用于卷绕或放松内管拉绳(73)的控制装置;外管拉绳(71)一端连接内管(21),另一端依次绕经外管滑轮(61)和下巢滑轮(64)后连接于上巢(51)或外管(23)顶部;中管拉绳(72)一端连接内管(21),另一端绕经中管滑轮(62)后连接于外管(23)底部;内管拉绳(73)下端连接控制装置,上端绕经内管滑轮(63)后连接中管(2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开收多折伞结构简单,容易组装,人工和材料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使用的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的多折伞。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自动开收的多折伞,它通过在中棒内腔设置开伞弹簧提供伸展中棒的动力,在伞骨上设置拉簧等结构提供伞骨收折的动力,一个可被固定在伞头内或被释放的子弹头以及两端分别与该子弹头和下巢连接的拉线可以拉动下巢上滑开伞或者释放下巢收伞。如公告号为CN2827075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通过按压伞头上的按钮就能实现开伞或收折伞骨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这种自动开收伞不仅结构复杂、成本高、组装费工费时,而且收伞时只能是折叠伞骨,并不能折叠中棒,还需要使用者用力将中棒展开的各节管体压缩到位才能完全收伞,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和使用方便且成本低的自动开收多折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开收多折伞,包括安装有收伞骨弹簧的伞骨总成、中棒、伞头、上巢、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的下巢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中棒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中管和外管,所述伞头固定在所述内管底部,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外管顶部。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巢或外管顶部的外管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管和内管顶部的中管滑轮和内管滑轮、设置于所述下巢的下巢滑轮、外管拉绳、中管拉绳、内管拉绳以及用于卷绕或放松所述内管拉绳的控制装置。所述外管拉绳一端连接所述内管,另一端依次绕经所述外管滑轮和下巢滑轮后连接于所述上巢或外管顶部;所述中管拉绳一端连接所述内管,另一端绕经所述中管滑轮后连接于所述外管底部;所述内管拉绳下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端绕经所述内管滑轮后连接所述中管。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伞头内,其包括绕线轮、传动轮一、定位轮、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轮一转动的转动装置、弹性件一以及露出所述伞头表面的收伞按钮。所述传动轮一上固定有一转轴,且该转轴沿该传动轮一的左右两侧伸出并分别插入所述绕线轮和定位轮的轴孔,所述收伞按钮与穿过所述绕线轮一端的转轴相抵,所述内管拉绳的下端卷绕于所述绕线轮上,所述定位轮轴向滑动且不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伞头内,所述弹性件一推动所述定位轮使之压迫传动轮一;绕线轮与传动轮一的相对接触面上设有传动凸齿,传动轮一与定位轮的相对接触面上设有允许该传动轮一单向转动的棘齿。所述转动装置可以为马达,该马达带动所述传动轮一转动,马达的开关设置在所述伞头表面。或者,所述转动装置可以包括卷筒、发条、传动轮二、弹性件二、一端卷绕于所述卷筒的拉线以及连接该拉线另一端的拉环;所述发条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卷筒及其转轴,所述弹性件二推动所述传动轮二使之压迫所述卷筒,且该卷筒和传动轮二的相对接触面上设有单向传动的棘齿,所述传动轮二带动所述传动轮一转动。所述拉环设置于所述伞头的底部。所述弹性件一和 弹性件二为压缩弹簧。所述定位轮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方形凸块,所述伞头内部与两方形凸块对应处设有两条平行于所述转轴的滑槽,所述方形凸块位于滑槽内并可沿所述滑槽轴向滑动。所述中管顶部固设有一中管顶塞,该中管顶塞向下延伸有一根可插入所述内管内腔中的插杆,所述中管滑轮设置在该中管顶塞处,所述内管拉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插杆的底部。所述内管顶部固设有一内管顶塞,所述内管滑轮安装在该内管顶塞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自动开收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容易组装,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得以大大降低,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完全开伞状态时的部分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完全开伞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半收伞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完全收伞状态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中伞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一;图7为实施例一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二;图8为实施例一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三;图9为实施例二中伞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一;图11为实施例二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二 ;图12为实施例二中伞头内部的分解图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开收多折伞包括安装有收伞骨弹簧11的伞骨总成I、中棒2、伞头3、上巢51、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自动开收装置。其中,所述中棒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21、中管22和外管23,所述伞头3固定在所述内管21底部,所述上巢51固定在所述外管23顶部。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自动开收装置的改进,该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夕卜管滑轮61、中管滑轮62、内管滑轮63、下巢滑轮64、外管拉绳71、中管拉绳72、内管拉绳73以及用于卷绕或放松所述内管拉绳73的控制装置。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顶部固设有一个滑轮座65,所述外管滑轮61安装在该滑轮座65上。所述中管22顶部固定有一个中管顶塞221,该中管顶塞221向下延伸有一根可插入所述内管21内腔中的插杆222,且该中管顶塞221上开有一竖向通孔,所述中管滑轮62安装在该中管顶塞221处。所述内管21顶部固定有一个内管顶塞211,所述内管滑轮63安装在该内管顶塞211处,且该内管顶塞211中部也设有可供所述插杆222穿过的竖向的通孔。所述下巢滑轮64则安装在所述下巢52处。所述外管拉绳71的一端连接内管顶塞211,另一端穿过中管顶塞221的竖向通孔进入外管23内腔并依次绕经所述外管滑轮61和下巢滑轮64后固定于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顶部滑轮座65处。所述中管拉绳72 —端连接内管顶塞211,另一端穿过中管22内腔并绕经所述中管滑轮62后连接于所述外管23底部。所述内管拉绳73下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端沿内管21内腔向上并绕经所述内管滑轮63后连接于所述插杆222的底部。如图I、图5和图9所示,所述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伞头3内,其包括绕线轮81、传动轮一 82、定位轮83、用于控制所述传动轮一 82转动的转动装置84、弹性件一 85以及露出所述伞头3表面的收伞按钮86。如图6至8或图10至12所示,所述传动轮一 82轴心上固定有一根转轴87,且该转轴87沿该传动轮一 82的左右两侧伸出并分别插入所述绕线轮81和定位轮83的轴孔内,使得传动轮一 82被夹置于所述绕线轮81和定位轮83之间。所述定位轮83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方形凸块831,所述伞头3内部与两方形凸块831对应处开设有两条平行于所述转轴87的滑槽31,所述方形凸块831位于滑槽31内,由此使得该定位轮83只能沿轴向左右滑动而不可转动。所述弹性件一 85被夹置于伞头3内壁与定位轮83之间,由此向左推动所述定位轮83使之保持压迫传动轮一 82并使得转轴87穿过所述绕线轮81的一端与所述收伞按钮86相抵。所述内管拉绳73的下端卷绕于所述绕线轮81上,该绕线轮81与传动轮一 82的相对接触面上分别设有传动凸齿811和821,通过传动凸齿811和821的配合可将传动轮一 82正向的转动力矩传递给绕线轮81从而将内管拉绳73卷绕起来。所述传动轮一 82与定位轮83的相对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只可单向传动的棘齿822和832,由于定位轮83不能转动,该棘齿822和832使得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开收多折伞,包括:安装有收伞骨弹簧(11)的伞骨总成(1)、中棒(2)、伞头(3)、上巢(51)、滑动套接于所述中棒(2)的下巢(52)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中棒(2)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内管(21)、中管(22)和外管(23),所述伞头(3)固定在所述内管(21)底部,所述上巢(51)固定在所述外管(23)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顶部的外管滑轮(61)、分别设置在所述中管(22)和内管(21)顶部的中管滑轮(62)和内管滑轮(63)、设置于所述下巢(52)的下巢滑轮(64)、外管拉绳(71)、中管拉绳(72)、内管拉绳(73)以及用于卷绕或放松所述内管拉绳(73)的控制装置;所述外管拉绳(71)一端连接所述内管(21),另一端依次绕经所述外管滑轮(61)和下巢滑轮(64)后连接于所述上巢(51)或外管(23)顶部;所述中管拉绳(72)一端连接所述内管(21),另一端绕经所述中管滑轮(62)后连接于所述外管(23)底部;所述内管拉绳(73)下端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上端绕经所述内管滑轮(63)后连接所述中管(2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
申请(专利权)人:美加美洋伞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