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锻压机械,尤其是一种利用型模锻辊进行辊锻轧制的辊锻机。在已知技术中,现有的辊锻机械主要是由机架、传动机构和两个上、下相对配合的型模锻辊组成的二辊辊锻机。由于现有的辊锻机仅有一对上下锻辊,所加工的锻件侧面不规则,易造成锥角和辊缝飞边,加工余量大,既浪费原材料,又给后序切削带来困难,且对原材料准备要求严格,加工范围窄,使得锻造加工受到限制,造成使用不便。本技术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锻造的制品精度高,质量稳定,工效快、成本低,原材料适用范围广,使用简便的新型辊锻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为四辊辊锻机,在辊锻机机架上通过上、下辊轴总成分别对应装设上、下型模锻辊,在两辊轴上分别装有同步的啮合对齿轮,并由辊轴连接传动机构和电动机,在上锻辊轴总成上装设有锻辊上下调动机构,在上、下锻辊的辊体两侧分别装设左、右从动立辊,两个立辊分别由立辊轴总成装连于机架中部,并在两立辊的辊轴总成上装连有水平调节两立辊相距位置的立辊调节机构,使两对锻辊在上、下和左、右四个方位围构成中心锻轧变形区,即成为四辊式辊锻机。使用时,根据被锻造加工产品装设锻辊型模,再分别调节上、下锻辊和左、右立辊的相对位置,喂入坯料后,四个模辊同时从四个方向将坯料滚压锻造成为产品。由于本技术的辊锻机设计为四辊结构,尤其在上、下锻辊的两侧增设了左、右立辊,并可相对调节,使得锻件侧面规则,消除了侧面锥角,减少了加工余量,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并还在上、下锻辊的辊轴上分别装设了相互啮合同步的齿轮,能有效地防止锻轴径向位错,确保加工精度,提高锻件成品率。因此,本技术较比现有的二辊辊锻机结构新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辊辊锻机,它包括辊锻机机架,上、下锻辊,上锻辊调节机构和上、下锻辊轴总成,其特征是该辊锻机还包括左、右立锻辊(3、9),左、右立辊轴总成,左、右立辊调节丝杆(2、10)和上、下锻辊传动定位齿轮(4、1),两个传动定位齿轮(4、1)相互啮合分别装连于辊锻机机架(5)上的上、下锻辊轴总成(8、12)的辊轴头部,左、右从动立辊(3、9)分别对称装连于上、下锻辊(7、13)的辊体两侧,两个立辊(3、9)分别由其左、右立辊轴总成对称装连于辊锻机机架(5)的中部,并在左、右立辊轴总成上分别连接有左、右立辊调节定位丝杆(2、10),四个锻辊(7、13、3、9)在上、下、左、右四个方面围构成中心锻轧造形孔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辊辊锻机,它包括辊锻机机架,上、下锻辊,上锻辊调节机构和上、下锻辊轴总成,其特征是该辊锻机还包括左、右立锻辊(3、9),左、右立辊轴总成,左、右立辊调节丝杆(2、10)和上、下锻辊传动定位齿轮(4、1),两个传动定位齿轮(4、1)相互啮合分别装连于辊锻机机架(5)上的上、下锻辊轴总成(8、12)的辊轴头部,左、右从动立辊(3、9)分别对称装连于上、下锻辊(7、13)的辊体两侧,两个立辊(3、9)分别由其左、右立辊轴总成对称装连于辊锻机机架(5)的中部,并在左、右立辊轴总成上分别连接有左、右立辊调节定位丝杆(2、10),四个锻辊(7、13、3、9)在上、下、左、右四个方面围构成中心锻轧造形孔区(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辊辊锻机,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和,江士国,
申请(专利权)人:王秀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