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481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若干个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设有车轮,车轮包括轮轴、电木材质的轮体和连接件,电木材质的轮体套接于轮轴外侧并与轮轴转动连接,轮轴与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通过连接件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若干层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使每一层放置的菌瓶筐都有独立摆放位置,上下两层菌瓶之间留有缝隙,蒸汽容易达到每个角落,灭菌效果好,一次可摆放多层、大量的菌瓶,工作效率高;轮体为电木材质的轮体,耐磨性强、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良好,不易变脆、不易老化、不易氧化,使灭菌车承重量大,结实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菌栽培设备
,特别是涉及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
技术介绍
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灭菌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流程,灭菌流程是将菌瓶筐摆放在灭菌拖车上,然后再将装满菌瓶的拖车推到蒸汽灭菌炉内进行灭菌。目前,在灭菌车脚轮的选择上多集中在I3U轮(聚氨酯)、PP轮(聚丙烯)、尼龙轮、橡胶轮、TPR(人造橡胶)轮、铸铁轮等。常用的轮在负载过重后会不耐磨、容易剥离和变形,易氧化、不容易修补,耐低温性能也较差;PP轮低温易变脆、不耐磨,易老化,不适用于负载过重的灭菌车;铸铁轮在高低温循环下,易生锈,氧化、灵活性也不好,往往需要每天加入润滑剂;尼龙轮、橡胶轮和TPR轮等材料耐温性、耐磨性和承重性都不适用于灭菌车。尤其是对于承重量大、需要在高温潮湿和低温的交替环境下工作的灭菌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灭菌效果好、工作效率高、承重量大、结实耐用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若干个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设有车轮,车轮包括轮轴、电木材质的轮体和连接件,电木材质的轮体套接于轮轴外侧并与轮轴转动连接,轮轴与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通过连接件固接。进一步,车轮为可变换方向的车轮。进一步,隔架包括框架以及焊接于框架的条状型材。进一步,条状型材设置有多个,多个条状型材沿框架呈等距离分布设置。进一步,隔架底部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进一步,支撑杆为四个,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的四个角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杆。进一步,隔架为6 12层。进一步,隔架为9层。进一步,支撑杆为金属材质的支撑杆,隔架为金属材质的隔架,加强筋为金属材质的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采用若干层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使每一层放置的菌瓶筐都有独立摆放位置,上下两层菌瓶之间留有缝隙,蒸汽容易达到每个角落,灭菌效果好,一次可摆放多层、大量的菌瓶,工作效率高;轮体为电木材质的轮体,耐磨性强、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良好,不易变脆、不易老化、不易氧化,使灭菌车承重量大,结实耐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的隔架的结构示意图。在图I、图2中包括有I——支撑杆、2——隔架、3——条状型材、4——加强筋、 5——车轮、6-框架、7——轮轴、8-轮体、9——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的实施例,如图I所示,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I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2,若干个横向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2使每一层放置的菌瓶筐都有独立摆放位置,上下两层菌瓶之间留有缝隙,蒸汽容易达到每个角落,灭菌效果好,一次可摆放多层、大量的菌瓶,工作效率高。若干个隔架2层叠焊接于支撑杆I。焊接结构更为牢固耐用。灭菌车还包括车轮5,车轮5设于最底层的隔架2的底面。车轮5便于灭菌车的移动。车轮5包括轮轴7、电木材质的轮体8和连接件9,电木材质的轮体8套接于轮轴7外侧并与轮轴7转动连接,轮轴7与最底层的隔架2的底面通过连接件9固接。电木材质的轮体8耐磨性强、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良好,不易变脆、不易老化、不易氧化,适用于金针菇的灭菌车,使灭菌车承重量大,结实耐用。车轮5为可变换方向的车轮5。方便灭菌车在行进过程中改变方向。如图I所示,高温水蒸汽沿图中箭头方向逐层向上运动。如图2所示,隔架2包括框架6以及焊接于框架6的条状型材3,条状型材3设置有多个,多个条状型材3沿框架6呈等距离分布设置。高温蒸汽可以沿间隔的条状型材3缝隙逐层上升,到达灭菌车的每个角落,使处于灭菌车任何部位的菌瓶灭菌效果均匀彻底。隔架2底部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4。使隔架2可承受更大的重量。支撑杆I为四个,框架6为长方形,框架6的四个角分别焊接于四个支撑杆I。规则的长方形更有利于灭菌车在蒸汽炉中的摆放。隔架2为9层。经多次试验得出,在兼顾杀菌效果和效率的情况下,9层隔架为最佳选择。支撑杆I为金属材质的支撑杆1,隔架2为金属材质的隔架2,加强筋4为金属材质的加强筋4。金属材质的支撑杆I、隔架2和加强筋4可以承载更重的物品,结实耐用,不易损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所述若干个隔架层叠焊接于所述支撑杆,最底层的所述隔架的底面设有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轴、电木材质的轮体和连接件,所述电木材质的轮体套接于所述轮轴外侧并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最底层的所述隔架的底面通过所述连接件固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为可变换方向的车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架包括框架以及焊接于框架的条状型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型材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条状型材沿所述框架呈等距离分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架底部焊接有横向的加强筋。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四个,所述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框架的四个角分别焊接于所述四个支撑杆。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架为6 12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架为9层。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金属材质的支撑杆,所述隔架为金属材质的隔架,所述加强筋为金属材质的加强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若干个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设有车轮,车轮包括轮轴、电木材质的轮体和连接件,电木材质的轮体套接于轮轴外侧并与轮轴转动连接,轮轴与最底层的隔架的底面通过连接件固接。本技术采用若干层隔架层叠焊接于支撑杆,使每一层放置的菌瓶筐都有独立摆放位置,上下两层菌瓶之间留有缝隙,蒸汽容易达到每个角落,灭菌效果好,一次可摆放多层、大量的菌瓶,工作效率高;轮体为电木材质的轮体,耐磨性强、耐高温、耐低温性能良好,不易变脆、不易老化、不易氧化,使灭菌车承重量大,结实耐用。文档编号A01G1/04GK202635152SQ20122017954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邱桂根 申请人: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金针菇栽培用灭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纵向的支撑杆和若干个横向设置的用于放置菌瓶筐的隔架,所述若干个隔架层叠焊接于所述支撑杆,最底层的所述隔架的底面设有车轮,所述车轮包括轮轴、电木材质的轮体和连接件,所述电木材质的轮体套接于所述轮轴外侧并与所述轮轴转动连接,所述轮轴与最底层的所述隔架的底面通过所述连接件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桂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香市菌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