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99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旋转连接器装置,能够防止因旋转连接器装置中的转子旋转时的接触所产生的异常噪音,而不会导致端子导体的构造的复杂化等,并且也能获得其他优点。旋转连接器装置(21)具有定子(31)和转子(41),在所述定子(31)的外周面形成有沿着外周方向突出的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该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用于收容并保持被收容在该旋转连接器装置(21)内部的扁平电缆(11)的固定侧的端部的模制部(16),其中,在扁平电缆(11)中的固定侧的模制部(16)侧的部分形成有弯曲部(12),该弯曲部(12)以缩短扁平电缆(1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方式折叠,并且用于使固定侧的端部(11a)沿着扁平电缆(11)的宽度方向偏移,该弯曲部(12)由沿着与扁平电缆(1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平行的谷折线(12a)和峰折线(12b)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连接器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防止异常噪音的产生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介绍
旋转连接器装置具备固定侧构件和相对于固定侧构件能够相对旋转地安装的旋转侧构件。在用于将汽车的车体和方向盘之间电连接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具有被固定于车体的固定侧构件和固定于方向盘并与该方向盘不能进行相对旋转的旋转侧构件。并且,这些固定侧构件与旋转侧构件之间用扁平电缆连接。在扁平电缆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保持由母线构成的端子导体的端子导体连接部,该端子导体连接部分别保持于所 述固定侧构件、旋转侧构件。此时,如图6所示,保持于固定侧构件101的扁平电缆102的端子导体连接部103处于扁平电缆102的延长线上。因此,也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所图示那样,将固定侧的端子导体连接部103导入并保持的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104存在于旋转连接器装置105中的比较高的位置。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所述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104接近相对于固定侧构件101进行相对旋转的旋转侧构件106。其结果,在旋转时有可能旋转侧构件与固定侧构件101的所述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104接触而产生异常噪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5-3275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避免这样的不良情况,也想到对将保持于端子导体连接部103的端子导体107沿着扁平电缆102的宽度方向弯曲等导体配置下工夫,但存在如下导致成本的上升的难点导体配置的构造变得复杂,端子导体的大小也变大等。另外,在将旋转连接器装置105固定于车体的组合开关侧时,如图7所示,所述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104不得不位于旋转连接器装置105的厚度方向的上方,因此,为了防止与柱盖板108的接触,需要将柱盖板108的一部分切除。在方向盘之下观察时能够看到该缺ロ部分109,因此,内部构造露出的印象较强烈,比较逊色。也存在异物易于从缺ロ部分109进入柱内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异常噪音的产生,不导致端子导体的构造的复杂化等,并且,也能获得其他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该目的的技术方案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其具有被固定的固定侧构件、以能够相对于该固定侧构件进行相对旋转的方式安装并承接旋转输入构件的旋转侧构件,在所述固定侧构件的外周面形成有沿着外周方向突出的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该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用于收容并保持扁平电缆的端部的端子导体连接部,所述扁平电缆被收容在该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内部,其中,在所述扁平电缆中的端子导体连接部侧的部分形成有弯曲部,该弯曲部用于使扁平电缆弯曲,以便使该端子导体连接部侧的部分沿着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偏移。此外,也可以是形成有以缩短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的方式折叠并且使所述端子连接部侧的部分沿着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偏移的弯曲部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形成有在沿着与扁平电缆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痕处被折叠的弯曲部的旋转连接器装置。所述弯曲部使扁平电缆中的端子导体连接部侧的部分沿着扁平电缆的宽度方向偏移,因此,能够降低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端子导体连接部的位置。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利用弯曲部而使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端子导体连接部的 位置变低,因此,能够防止保持该部分的固定侧电缆端子收容部与旋转侧构件接触。其结果,不产生异常噪音。而且,实现该目的的结构是在扁平电缆形成弯曲部这样简单的结构,能够避免构造的复杂化、成本的上升。另外,在用柱盖板覆盖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情况下,在柱盖板上形成有供旋转侧构件露出的部分的开ロ即可,因此,防止具有缺ロ部分的情况那样的外观的恶化,也能够抑制垃圾等异物的侵入。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扁平电缆的弯曲部的主视图。图2是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弯曲部的作用状态的说明图。图4是用柱盖板覆盖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其他例子的扁平电缆的弯曲部的主视图。图6是以往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说明图。图7是用柱盖板覆盖以往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图I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分的扁平电缆11的端部的主视图,图2是收容该扁平电缆11的旋转连接器装置21的立体图。该旋转连接器装置21配置在汽车的柱部分。具体而言,该旋转连接器装置21设置在方向盘(未图示)和组合开关(未图示)之间。首先,对旋转连接器装置21整体的概略构造进行说明。旋转连接器装置21具备位于下表面侧的作为固定侧构件的定子31 ;位于上表面侧的作为旋转侧构件的一部分的转子41 ;在这些定子31和转子41之间的转子41相对于定子31的中立位置(旋转连接器装置21的中立位置)进行保持的作为旋转侧构件的一部分的旋转锁定单元51。所述定子31包括中央具有圆形的孔的固定侧环板构件32和与该固定侧环板构件32中的外周侧部位的上表面形成一体化的俯视呈圆形的外周筒构件33。并且,在自外周筒构件33的上端位置稍稍下降的位置形成有沿着外周方向突出的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该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与形成在所述固定侧环板构件32上的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组合,导入并保持从由所述定子31和转子41构成的收容空间(未图示)引出的扁平电缆11 (參照图I)的固定侧的端部11a。所述转子41以在所述定子31的固定侧环板构件32的上表面侧和外周筒构件33的内周侧之间能够形成用于收容扁平电缆11 (參照图I)的呈环状的所述收容空间(未图示)的方式一体地具有俯视呈环状的天板部42、从该天板部42的内周缘垂直设置的内周筒部43。 从内周筒部43到天板部42的部分形成有旋转侧电缆端部收容部44,在该旋转侧电缆端部收容部44中,导入并保持从所述收容空间(未图示)引出的扁平电缆11 (參照图I)的旋转侧的端部。如图I所示,在收容在这样的旋转连接器装置21的扁平电缆11的两端连接有作为端子导体的母线15。母线15利用嵌入成形与作为端子导体连接部的模制部16保持为ー体。另外,两端的模制部16中的被保持于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的模制部16、即所述固定侧的端部Ila的模制部16上设置有用于围绕母线15的连接端子部(未图示)的外壳17。并且,在扁平电缆11中的固定侧的端部Ila (端子导体连接部侧即保持在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的部分)形成有弯曲部12,该弯曲部12用于使扁平电缆11弯曲,以便使该部分沿着扁平电缆11的宽度方向偏移。该弯曲部12也可以是以缩短扁平电缆11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的方式折叠并且将保持在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的部分沿着扁平电缆11的宽度方向偏移的方式形成。另外,也可以是在沿着与扁平电缆1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折痕处被折叠的方式。在该情况下,特别是,如图I所示,在沿着与扁平电缆1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平行的峰折线12a和谷折线12b处能够形成所述弯曲部12。在图中,虚线表示谷折线12a、单点划线表示峰折线12b。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侧的端部Ila偏移的方向是向旋转连接器装置21的厚度方向的下方偏移的方向,以使所述固定侧的端部Ila能够被收容在形成于比定子31的上端位置降低了的位置的所述固定侧电缆端部收容部34。使所述固定侧的端部Ila变位的量(偏移量)能够根据构成所述弯曲部12的谷折线12a和峰折线12b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秀治
申请(专利权)人: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古河AS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