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流体冷却罩壳的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44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披露了具有改进的散热部件的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外壳(12)和转动的输入轴(14),外壳(12)具有形成内部腔室(30)的外壳壁(18、20、22),而输入轴(14)通过其中一个外壳壁(20)延伸入内部腔室。动力传输部件(29)设置在内部腔室内,并被输入轴转动地驱动。输出轴(16)通过一个外壳壁(22)伸出内部腔室之外,并被动力传输部件转动地驱动。润滑流体(32)放置在内部腔室内并润滑动力传输部件。冷却罩壳(40)包围着外壳并包括与内部腔室流体地连通的冷却通道。润滑流体流出内部腔室而流入冷却通道内,通过冷却通道流回到内部腔室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流体冷却罩壳的传动装置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无可应用的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或发展的声明无可应用的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外部流体冷却器的传动装置。诸如工业上用的齿轮驱动器那样的传动装置能够传递大量的机械动力。但遗憾的是,某些被传递的功率转化为热量,热量会把传递温度升高到不可接受的高水平。如此的温度可造成传动装置外壳内的润滑流体很快地变劣,最终导致部件磨损或失效。这样,许多传动装置包括防止过热用的散热部件。例如,某些传动装置简单地包括风扇,通过在传动装置外壳的外表面上鼓吹空气来提供对流方式的冷却。然而,这些散热系统尽管结构简单和成本相对便宜,但是散热系统要不是远大于传动装置本身的话,通常就不能有效地显著降低传动装置的温度。作为另一实例,某些传动装置包括外部散热器或传热管,它们具有容纳润滑流体的内部腔室,并允许冷却传动装置外壳的外面。与上述的风扇系统一样,相对大的散热器,例如,具有相当大表面的散热器能最有效地冷却传动装置。这样,最有效的散热部件会显著地增大传动装置所需要的空间。考虑到前述设计的缺点,需要有具有改进的散热部件的传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外壳和转动的输入轴,夕卜壳具有形成内部腔室的外壳壁,而输入轴通过其中一个外壳壁延伸入内部腔室。动力传输部件设置在内部腔室内,并被输入轴转动地驱动。输出轴通过一个外壳壁伸出内部腔室之夕卜,并被动力传输部件转动地驱动。润滑流体放置在内部腔室内并润滑动力传输部件。冷却罩壳包围着外壳并在至少一个外壳壁之间形成间隙。该冷却罩壳包括与内部腔室流体地连通的冷却通道。润滑流体流出内部腔室而流入冷却通道内、通过冷却通道、流回到内部腔室内。传动装置还包括排出空气通过间隙的风扇,用以冷却至少一个外壳壁和流过冷却通道的润滑流体。在某些实施例中,冷却罩壳包括包围风扇的风扇罩壳和包围外壳的外壳罩壳。以上所述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会出现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在该详细描述中,可参照图示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附图。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冷却罩壳的传动装置的立体图2是显示图I传动装置的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I传动装置的前视图,其中,风扇和风扇罩壳已移去;图4是外壳罩“展平”后的示意图,显示流体流过其中的路径;图5是沿图2的线5-5截取的风扇罩的俯视剖视图;图6是沿图2的线6-6横截的详细剖视图;图7是沿图2的线7-7横截的详细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包括风扇罩壳的传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9是沿图8的线9-9截去的风扇罩壳的俯视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风扇和风扇罩壳已移去;图11是图10传动装置的详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这里所示的详情只是举例而已,仅是为了示例性地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给出本文所示细节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概念方面提供可认为是最有用和最容易理解的描述。在该方面,并不企图显示比基本理解本专利技术所必要的还更详细的本专利技术结构细节。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应使本
内的技术人员明白到,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形式如何可在实践中实施。参照图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传动装置10包括外壳12,该外壳12可转动地支承输入轴14和由输入轴14驱动的输出轴16。外壳12包括外壳壁18,外壳壁18具有前表面20和右侧表面22,输入轴14和输出轴16分别从该两表面伸出。这样,传动装置10是直角轴型式的传动装置。输出轴16也可从外壳12的左侧表面24伸出。此外,输出轴16还可从与前表面20相对的表面(即,外壳12的后表面26)伸出,从而提供平行轴型式的传动装置,这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外壳壁18还包括具有可移去的检查盖(未示出)的上表面28。上表面28毗连前表面20、右侧表面22、左侧表面24和后表面26。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田比连”意指两个表面享有同一边缘。相比之下,如这里采用的术语“相对”意指两个表面不享有同一边缘。输入轴14支承风扇27,当输入轴14转动时,风扇27抽取空气朝向传动装置外壳12。风扇27也可由输出轴16驱动,或可完全独立于轴14和16,这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不管哪种具体结构,风扇27总沿着外壳壁18排出空气来冷却外壳12,由此,防止传动装置10过热。进一步消散传动装置10的热量的其它部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如图2中清楚地所示,外壳壁18形成放置动力传输部件29的内部腔室30。动力传输部件29例如可以是斜齿轮和螺旋齿轮。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齿轮,例如,正齿轮、蜗轮齿轮、行星齿轮、螺旋齿轮,以及这些齿轮的组合,或者,甚至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动力传输部件,这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无论如何,动力传输部件提供了输入轴14和输出轴16之间的驱动关系。外壳12的内部腔室30还容纳了润滑流体32,润滑流体吸收了传输部件产生的热量,因而减小了传输磨损。这样,内部腔室30最好还容纳泵34,泵向外壳输出端口 36提供润滑流体32,以便随后进行冷却。然而,也可用其它方法,例如,重力,将润滑流体32弓I到输出端口 36,这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任何情况下,冷却之后,润滑流体32通过外壳输入端口38返回到内部腔室30。现参照图1-7,传动装置外壳12支承具有冷却回路或通道的散热器外套或冷却罩壳40,润滑流体32流过该冷却回路或通道进行冷却。冷却罩壳40的形状有利地密切匹配于传动装置外壳12的外形,因此,冷却罩壳40不会显著增加传动装置10所需要的空间。即,冷却罩壳40包括风扇罩壳42和外壳罩壳60,风扇罩壳42包围着输入轴14和风扇27,而外壳罩壳60包围着外壳12。在以下的段落中将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风扇罩壳42和外壳罩壳60,但应该指出的是,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围”和其变体,意指罩壳设置在另一物体的至少两个相对表面的附近。风扇罩壳42具有大致开口的碗形,风扇27抽取空气通过该碗形并朝向外壳壁18引导。即,通过空气输入口 43来抽取空气,并引导空气朝向靠近外壳12前表面20的空气输出口 45。空气输入口 43和空气输出口 45被对角延伸的壁分开,这样的壁提供了风扇罩壳42的开口碗形。风扇罩壳42的开口碗形还由右半部47和左半部49形成,两个半部一起包围输入轴14和风扇27。两个半部47和49可用紧固件互相连接在一起,或如图所示那··样,用对角延伸的焊缝线66连接。如图5清楚地所示,半部47和49的壁由内层44和外层46形成,它们较佳地是由金属板成形的部分,但也可采用其它的材料,这不会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任何情况下,内层42和外层46都分开以在其间形成冷却通道。当然,内层44和外层46的边缘是密封的,例如,用焊缝线48来密封,以防止润滑流体32泄漏。风扇罩壳42的右和左半部47和49各形成可让润滑流体32通过的单独的冷却通道部分。例如,润滑流体32通过罩壳输入端口 54进入右半部47,该罩壳输入端口 54设置在传动装置外壳12的上表面28附近。罩壳输入端口 54将润滑流体32提供到形成在右半部47的内外层44和46之间的冷却通道的输入通道56上。输入通道56将润滑流体32提供到风扇罩壳输出端口 58,该风扇罩壳输出端口 58设置在传动装置外壳12的前表面20和右侧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L·泰特耶D·E·梅基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斯诺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