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器具及向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446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排出器具及向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不会对填充材料施加大压力地而将填充材料填充到容器内。在排出器具(1)内具备:填充室(24),其形成在收容填充材料的筒状构件内;注出部(7),其具有将填充材料注出到外部的注出喷嘴(12);活塞(4),其向填充室(24)的前端侧推压填充材料而自注出喷嘴(12)注出填充材料。排出器具(1)中,与填充室(24)相互独立地形成注出部(7),并且将注出部(7)形成为能安装于填充室(24)的一端侧开口,且将该开口形成为填充材料的填充口,在将填充材料自填充口注入到填充室(24)内后,使注出部(7)与填充室(24)相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会施加大压力地就能将具有粘性的填充材料填充到容器内或填充到喷嘴口径较小的容器内的。
技术介绍
根据下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牙科治疗用填充材料的一次性容器,一次性容器含有足够使用一次的量的牙科用填充材料,通常使用I次后将该一次性容器扔掉。这种容器设置有圆筒状的胴体部,在胴体部的前端形成有喷嘴,在胴体部的内部收容有活塞。活塞在进行填充材料的填充前配置在胴体部的前端侧、即喷嘴侧。在向一次性容器注入填充材料时,使用放入有填充材料的储存容器。储存容器设 有一次性容器的喷嘴的插入口,一次性容器的喷嘴配置在压入口。在向一次性容器注入填充材料时,对放入在储存容器中的填充材料加压,自喷嘴将填充材料注入到一次性容器的内部,同时容器内的活塞被填充材料推动而后退。当活塞后退至规定位置时,停止注入,在一次性容器内填充有填充材料。在填充材料的注入初期时,之所以在一次性容器的胴体部的前端位置配置活塞,是为了防止空气残留在容器内。即,在自胴体部的后端侧注入了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填充材料自后端侧开口向前端侧的填充面排入,所以当填充材料在胴体部中流动的中途、或向填充面流入时,无论如何都容易卷进空气。相对于此,当在一次性容器的胴体部的前端位置配置活塞,自上述喷嘴向容器内部注入填充材料,使填充面与活塞的前端面紧密接触而随着填充量的增加使活塞后退时,能够大幅减少空气向所填充的材料的残留。这样,能够消除残余的空气,活塞在规定的后退位置停止填充材料的注入,从而能够准确地注入填充材料。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 - 346812号公报在将具有粘性的填充材料填充到例如直径为5_左右的容器中时,将该填充材料不做处理地直接排入而进行填充的做法由于该填充材料具有粘性,所以需要一定程度的压力。—次性容器的注入填充材料的喷嘴的直径较细,采用专利文献I的注入方法,当注入高粘性的填充材料时,例如若是牙科材料的填充材料,则施加大约100N 300N左右的大压力。另外,在填充材料上还施加有使活塞4后退的负荷,有填充材料分离成液体成分(单体)和固体成分(填料等填充材料)的现象、及填充材料硬化这样的问题,成为使填充材料的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上所述,之所以在填充材料的注入初期时在一次性容器的胴体部的前端位置配置活塞,是为了防止空气残留在容器内。若要放出空气,则使容器的内周面与活塞的外周面之间松动地配合即可,但是当太过松动时,有时将填充材料与空气一起放出。若使容器的内周面与活塞的外周面之间紧紧地配合,则不能放出空气。另一方面,对于粘性小的填充材料,当在注入填充材料时自活塞与容器的内周面之间放出空气时,填充材料与空气一起漏出。若消除活塞与容器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则注入时的压力有时将空气卷进填充材料而形成气泡,气泡残留在填充材料的内部。S卩,因为是低粘度,所以难以不产生气泡地只进行空气的放出,不管怎样都会浪费比较昂贵的牙科用填充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那样的情况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对填充材料施加大压力地能将填充材料填充到容器内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排出器具包括填充室,其形成在收容填充材料的筒状构件内;注出部,其具有将填充材料注出到外部的注出喷嘴;活塞,其向上述填充室的前端侧推压上述填充材料而自上述注出喷嘴注出填充材料,该排出器具中,与该填充室相互独立地形成上述注出部,并且将上述注出部形成为能够安装于上述筒状构件的一端侧开口,且将该开口形成为上述填充材料的填充口,在将上述填充材料自上述填充口注入到上述填充室后,使上述注出部与上述筒状构件的上述开口部相连结。 上述排出器具中,可以利用一体成形来形成上述注出部和能装卸地收容上述填充室的主体,将上述填充室收容在上述主体内而使上述注出部与上述填充口相连结。上述排出器具中,可以利用弹性构件形成上述填充室,从而在推压上述活塞时利用弹性力增大上述填充室的容积,并且在上述主体与上述填充室之间形成间隙,在上述活塞的推压结束后减小上述填充室的容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向上述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中,自填充有填充材料的储存容器,经由形成于上述储存容器的推出口向排出器具的填充室内压入该填充材料,该向上述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包括推出口配置工序,使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与上述储存容器的推出口相连接,在该开口侧配置活塞;加压工序,对填充在上述储存容器内的填充材料进行加压;填充工序,由利用该加压工序自上述推出口推出的填充材料向后方推压上述活塞的同时将填充材料填充在上述填充室内;安装工序,在将填充材料填充到上述填充室后,使具有填充材料的注出喷嘴的注出部与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相连结。另外,上述排出器具中,可以在上述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上形成槽,该槽在上述活塞的后退位置自筒状构件的另一端侧形成至填充室内。上述排出器具中,可以与上述槽的填充室侧的终止端部相对应地在上述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上形成台阶部,从该台阶部到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的部分形成为具有供上述活塞以紧密配合状态插入的内径的缩径部,而从该台阶部到上述填充室的另一端侧开口的部分形成为具有供上述活塞以松动配合状态插入的内径的扩径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向上述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中,自填充有填充材料的储存容器,经由形成于上述储存容器的推出口向排出器具的填充室内压入该填充材料,该向上述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包括推出口配置工序,使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与上述储存容器的推出口相连接,将活塞配置在该活塞的后退位置;加压工序,对填充在上述储存容器内的填充材料进行加压;填充工序,利用该加压工序将上述填充室的空气自形成在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上的槽放出的同时将填充材料填充在该填充室内;安装工序,在将填充材料填充到上述填充室后,使具有填充材料的注出喷嘴的注出部与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相连结。在向排出器具填充填充材料的填充方法中,在排出器具中,在上述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台阶部的情况下,在上述填充工序中,也可以自筒状构件的扩径部处的、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与上述活塞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放出上述填充室的空气的同时将填充材料填充在该填充室内。本专利技术的排出器具中,与填充室相互独立地形成注出部,并且将上述注出部形成为能安装于上述填充室的一端侧开口,且将该开口形成为上述填充材料的填充口,在将上述填充材料自上述填充口注入到上述填充室内后,使上述注出部与上述填充室相连结。这样,由于自填充室的开口注入填充材料,所以在向填充室注入填充材料的过程中,能够防止大压力施加于填充材料。因此,能够防止填充材料分离成液体成分和固体成分的现象、及填充材料硬化。特别是对于以往必须使用注出部的喷嘴口的直径较小的排出器具的情况,由 于也可以不自喷嘴口进行填充材料的填充,所以特别能够发挥效果。另外,为了在推压活塞时利用弹性力增大上述填充室的容积,而利用弹性构件形成上述填充室,并且在主体与上述填充室之间形成间隙,在上述活塞的推压结束后,能够减小上述填充室的容积,所以能够防止填充材料附着在注出部的喷嘴上。另外,通过在筒状容器上形成槽、台阶部,容易形成与填充材料的粘度相对应的排出器具。特别是对粘度小的填充材料,具有能自填充室放出空气的效果、防止填充材料的泄漏的效果。另外,由于不对填充材料施加压力,所以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能利秋积宏伸安藤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德山齿科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