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镍锰酸锂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及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能,已经作为电源被广泛的应用于移动通讯、手提电脑、电动工具等重要领域,并在电动汽车等动力电池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5V高电压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Nia5Mr^5O4,以其高的比容量、比功率、工作电压(4. 7V左右)和较低的材料成本,已经成为电池领域备受关注的正极材料之一。然而该材料的倍率性能不太理想,通过将材料纳米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纳米正极材料的尺寸小,Li+嵌脱路径短,能更好地释放嵌脱锂的应力, 加速Li+扩散,提高快速充放电能力;纳米正极材料的表面张力比普通正极材料大,嵌锂过程中,溶剂分子难以进入材料的晶格,因此可阻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纳米正极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大,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大,能提供更多的Li+嵌脱位置;纳米正极材料表面的高孔隙率也使嵌锂空位增多,具有比普通正极材料更高的容量。已有文献中报道的制备纳米级LiNitl 5Mn15O4的方法有高聚物法、油水相法等。例如Lifen Xiao、Ya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镍锰酸锂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可溶于醇类化合物的锂盐、锰盐、镍盐按摩尔比为2:3:1的量溶于含有醇类化合物的溶剂中,得到含锂盐、锰盐和镍盐的混合溶液;(2)将乙酸或乙酸铵加入步骤(1)中所配制盐的混合溶液中;(3)将氨气或者氨水加入步骤(2)所得盐的混合溶液中,得到含有乳白色沉淀溶液;(4)在加热搅拌的同时,向步骤(3)中所得含有乳白色沉淀的溶液中通入氧气或者空气,直至得到稳定的黑色的溶液,继续加热,直到得到黑色物质;(5)将上述物质直接置于高温炉中升温至600℃~850℃下保持1~19小时,即可得到纳米镍锰酸锂的纳米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孝玲,李永立,李世友,赵阳雨,张宏明,赵伟,李贵贤,毛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