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充放电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通过固定于外壳的集电体将电极体支承于外壳内的结构的蓄电元件及用于该蓄电元件的衬垫。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各种设备的电源,采用能够充放电的蓄电元件。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一对集电体,其与该电极体电连接;外壳,其收纳电极体及一对集电体;一对外部端子,其配置于该外壳的外部。电极体包括具有电绝缘性的隔板、和将该隔板夹于之间重合的正极板及负极板。正极板及负极板以在第一方向上相对发生错位的状态配置。由此,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 的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正极板的正极导线部。与此相对,在第一方向上的电极体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只层叠有负极板的负极导线部。集电体具备第一连接部,其与电极体的正极导线部或负极导线部连接;第二连接部,其从该第一连接部延伸出,以固定于外壳的状态与外部端子连接。由此,电极体的正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电极体的负极板和外部端子能够经由集电体导通(专利文献I)。但是,蓄电元件有时作为驱动时产生振动的设备(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电动汽车(EV)、电动摩托车、航空器、船舶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元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电极体,其包括相互绝缘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一对集电体,其分别具有连接部,分别通过该连接部与所述正极板及所述负极板中所对应的极板连接;外壳,其收纳所述电极体及所述一对集电体,在该外壳内,所述电极体由所述一对集电体支承;间隔保持部,其通过与所述一对集电体各自的比所述连接部更靠前端侧的部位卡合,来保持所述一对集电体的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绳伸之,殿西雅光,岸本知德,吉竹伸介,奥野泰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