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714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电解液。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对电极之间设有所述电解液,并通过隔膜封装成三明治结构;所述工作电极即负极与所述对电极即正极之间通过电流表相连;其中所述工作电极由导电基底和附着其上的能级匹配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组成;所述对电极由导电基底和附着其上的Pt纳米颗粒或者碳纳米材料组成;所述电解液由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乙腈溶液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和传统的基于光电导的光探测器相比具有无需外加偏压、时间响应快、探测灵敏度高、电流信号随光强变化线性好以及制作工艺简单廉价、环境友好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ー种自供能紫外光探測器。
技术介绍
光探測器在エ业应用和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包括化学、生物传感、环境监测、遥控技术以及在未来存储和光电子学电路等方面的应用。传统的光探测器是基于光电导现象的,光电导现象是指材料的电导率在光照下发生改变的物理现象。这种探测器由于具有极高的开关比,可室温运行,相对简单廉价的制备过程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尤其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ー维纳米材料的光电导的光探測器被认为是当前商用光探测器的有效替代产品。但是这种基于光电导的光探測器具有以下缺点⑴基于半导体Si的光探測器由于带隙为I. I ev,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生严重的光腐蚀,导致其探测灵敏度 会随着使用时间而减小基于宽带隙半导体的光探測器解决了光腐蚀的问题,但是由于带隙较大导致探测灵敏度过低,需要高昂精密的探测仪器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探測;(3)基于光电导的探測器由于表面态的影响会在材料表面生成一个载流子耗尽层,该耗尽层导致探測器的恢复时间大于I s ;⑷基于光电导的探測器需要外回路提供偏压才能工作,这一点限制了光电探测尺寸的小型化,也同时意味着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能紫外光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该探测器包括工作电极、对电极和电解液(3);所述工作电极与所述对电极之间设有所述电解液(3),并通过隔膜(6)封装成三明治结构;所述工作电极即负极与所述对电极即正极之间通过电流表(5)相连;其中所述工作电极由导电基底(1)和附着其上的能级匹配的半导体纳米材料(4)组成;所述对电极由导电基底(1)和附着其上的Pt纳米颗粒或者碳纳米材料(2)组成;所述电解液(3)由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乙腈溶液组成;所述含有氧化还原电对的乙腈溶液是指0.05mol?的I2、0.1mol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东高彩天谢二庆陈露露王有庆李逸群张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