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持温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41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持温控开关(10),具有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分和封闭该第一壳体部分的第二壳体部分,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温控接通机构,该温控接通机构根据其温度在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上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上的外部端子(26、27)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其中,在壳体外部在壳体上设置电阻部件(41),该电阻部件(41)以其第一端口(43)与两个外部端子(26、27)的第一外部端子(26)电连接以及以其第二端口(44)与两个外部端子(26、27)的第二外部端子(27)电连接。为此,电阻部件(41)在其第一端口(43)上处于与导电的夹子(31)的优选平面的接触中,电阻部件(41)通过夹子(31)保持在壳体上且同时与第一外部端子(26)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持温控开关,具有壳体,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分和封闭第一壳体部分的第二壳体部分,其中,在壳体中设置温控的接通机构,其根据其温度在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与第二壳体部分之间的外部端子上建立导电连接,其中,在外部在壳体上设置电阻部件,其以其第一端口与两个外部端子中的第一个电连接且以其第二端口与两个外部端子中的第二个电连接。
技术介绍
此类温控开关在DE4142716A1中公开。 公知的温控开关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壳体下部,具有双金属翻转圆片以及弹簧翻转圆片的温控接通机构被置于该壳体下部中。接通机构在中央支承活动接触件,其与固定接触件配合,固定接触件设置在电绝缘的壳体上部上,壳体下部由该壳体上部封闭。弹簧翻转圆片以其边缘在内部支撑在壳体下部上且同时将活动接触件压向固定接触件。以这种方式在壳体下部与壳体上部的固定接触件之间存在导电连接。如果接通机构的温度现在提高到超过了双金属翻转圆片的响应温度,则双金属翻转圆片克服弹簧翻转圆片的力将活动接触件从固定接触件上抬起且由此断开温控开关。如果接通机构的温度冷却到低于其回弹温度,则双金属翻转圆片再次翻转到其低温位置中,从而使得弹簧翻转圆片能够再次将活动接触件带入与固定接触件接触的位置上,这样,开关再次闭合。公知的开关如很多其它此类温控开关一样被应用于电器的过热保护。为此目的,公知的温控开关电串联到受保护的电器的供电回路中,从而使得电器的供电电流流过温控开关。此外,温控开关与受保护的电器热连接,从而(在必要时以一定的延迟)跟随受保护的电器的温度变化。如果电器现在被加热到通过双金属翻转圆片的响应温度预设的允许温度之上,则导致温控开关以上述方式断开,从而中断电器的供电电流,从而使其能够再次被冷却。电器的冷却还导致温控开关的冷却,从而使其再次闭合且再次对电器供电。此类温控开关比如在电吹风中是常见的,其在过热时被切断且在冷却后立即可以再次使用。但在很多其它电器中不希望这种自动切换,因为这会导致受保护的电器的不可预见的损坏。不希望再次自动接通的电器的例子是比如设置在洗衣机的洗涤液泵中的电机。对于这些电器来说所希望的是,其在由于过热而被切断之后不是再次自动接通,而是在之前先断开供电的情况下才可能再次接通这些电器。这在之前提到的洗涤液泵中是必要的,因为洗涤液泵由于起绒等等可能会在机械上卡死,从而使得电机在每次自动接通后重新被再次加热,这最终可能会导致电机的损坏或者甚至导致电缆燃烧。相反,如果电器必须被主动切断,则用户会被提醒存在一个错误,且其可以比如清洗洗涤液泵。前述温控开关是针对此功能改装的,因此,其配有所谓的电阻部件,该电阻部件与开关的两个外部端子并联。只要温控开关闭合,则接通机构就桥接这种也被称作自持电阻的电阻部件,从而使其对受保护的电器的工作电流不产生影响。但如果温控开关断开电路,则剩余电流流过现在不再短路的自持电阻。 自持电阻的电阻值在此被选择为,仅有极小的剩余电流流到受保护的电器中,这一方面不会导致电器的进一步损坏,另一方面可以加热自持电阻,使得温控开关能够保持在位于重新接通温度(Rilckschalttemperatur)之上的温度上。换句话说,在电阻部件中,在断开温控开关的情况下刚好产生足够多的欧姆热,使得双金属翻转圆片不能够冷却到其回弹温度以下的温度上。温控开关以这种方式保持断开,直到电路被中断。此类温控开关还被称作自持开关。对于用户主动中断的电路来说,不再有剩余电流通过电阻部件,从而使得温控开关在整体上能够被冷却且最终再次闭合。对于公知的温控开关来说,电阻部件是底基,其配有电阻膏(Widerstandspaste),在电阻膏上附着引线端口。在DE4142716A1中描述了两个实施例以及电阻部件如何能够机械地在外部保持在温控开关的壳体上。在第一实施例中设置中继环(Oberwurfring),其从下面插到壳体下部上且由此实现与壳体下部的电接触。中继环在其下侧面上具有带保持衬板的板,在保持衬板中,电阻部件被保持在保持板上。在其一个端口上,电阻部件通过保持衬板和中继环与壳体下部电连接,而另一个端口以未示出的方式通过绞合线与固定接触件连接。在第二实施例中,电阻部件在上面设置在固定接触件的区域中且通过连接弓(Anschlussbiigel)固定在壳体上。该文献中没有描述电阻部件在该实施例中的电接触的细节。但该文献提到了构件的连接、即底基的接触应该通过夹紧连接/铆接连接和焊接连接的组合在SMD技术中实现。在该设计中的缺点在于,电阻部件在壳体上的构建和设置在技术上是复杂的且由于焊接连接在制造上是耗费的。如果电阻部件借助于中继环在下面设置在公知的开关的底板上,其妨碍了与受保护的电器的热连接,因为这种热连接仅通过位于中间的保持板实现。相反,如果电阻部件设置在盖件上,电阻部件与温控开关的热连接是不足够的,因为在电阻部件中产生的用于自持的热量必须穿过绝缘的盖子到达温控开关的内部。DD119497A1公开了一种敞开的自持温控开关,其中,在绝缘的支撑件上设置第一接线片,其与双金属弹簧连接,以及第二接线片,其与固定接触件连接,固定接触件与双金属弹簧的自由端配合。在双金属弹簧上具有电阻元件,其通过导电夹保持,导电夹以其一个翼部贴靠在电阻元件上且以其另一个翼部贴靠在第二接线片上。以这种方式使得电阻元件与第一接线片和第二接线片并联且被用作自持电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述类型的温控开关,其容易安装且在结构上·简单地构建,以及避免了公知开关的缺点。针对前面描述的开关,该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如下实现,即电阻部件在其第一端口上优选平面地与导电夹子接触,通过该夹子使得电阻部件保持在壳体上且同时与第一外部端子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这种方式完美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认识到,电阻部件能够通过单纯的夹紧技术与温控开关连接,其中,导电夹子此外还被用于这样形成的、自持开关与受保护的电器的热连接。此外优选的是,第一端口平面地与夹子接触,这以下面还将描述的方式对于电接触是有利的。此外有利的是,电阻部件以其第二端口优选平面地贴靠在与第二外部端子连接的电极上。通过该措施实现了多个优点。一方面是,在第二端口上的接触通过机械接触实现,即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放弃焊接、钎焊或类似的连接措施。另一方面,在电阻部件与开关之间的电接触还在第二端口上优选通过平面的接触实现,从而使得在电阻部件中产生的热量较好地导入温控开关的内部,从而使得电阻部件的较小的热量就足以使得温控接通机构保持在位于回弹温度之上的温度上。但这种措施不会导致开关与受保护的电器的热连接减小,这是因为在其另一个端口上电阻部件与导电夹子电连接,通过该夹子实现与受保护的电器的热连接。在根据前述DE4142716的开关中,在电阻部件与壳体之间设置中继环的保持板或其它保持件,而按照本专利技术,电阻部件以其一个端口直接且优选平面地贴靠在与相应的壳体外部端子连接的电极上,从而在此使得电连接和热连接都是理想的。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还意识到,当接触完全通过机械夹紧产生时,针对自持电阻的电连接是足够的,其中有利的是,接触平面地实现。“平面地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框架内被理解为两个平整的构件的接触,即不是拱形、长形或尖锐的构件的点接触或面接触。在合适地设计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持温控开关,具有壳体(11),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壳体部分(14)和封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4)的第二壳体部分(13),其中,在所述壳体(11)中设置温控接通机构(12),所述温控接通机构(12)根据其温度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14)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部分(13)上的外部端子(26、27)之间建立导电连接,其中,在壳体(11)外部在壳体(11)上设置电阻部件(41),所述电阻部件(41)以其第一端口(43)与两个外部端子(26、27)的第一外部端子(26)电连接以及以其第二端口(44)与两个外部端子(26、27)的第二外部端子(27)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部件(41)在其第一端口(43)上处于与导电的夹子(31)的优选平面的接触中,所述电阻部件(41)通过所述夹子(31)保持在所述壳体(11)上且同时与所述第一外部端子(26)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克特
申请(专利权)人:特密·格拉特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