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克敏专利>正文

载重车轮毂轴管全纤维锻造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3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载重车轮毂轴管全纤维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具有压力机,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压型→成形→冲孔→外表面处理→成品,其特征是一次将下料后的实心棒材加热至1110-1180℃,采用压力机经过压型、成形、冲孔,将工件压制成沿轴向分布的全纤维组的全空芯载重车轮毂轴管毛坏。成形工序采用了新设计的镦挤成形模具,该模具下模采用了预应力模具结构,冲孔工序采用了反挤压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般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载重车轮毂轴管全纤维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轴管主要用于冲压焊接桥壳及工程车辆驱动桥两端的轮边支承。属重要的保安零部件。它焊在桥壳两端,半轴从中穿过。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它不仅要承受整个车身及车载货物的重量,而且由于路况的变化,它还要承受复杂的交变应力的作用,因此要求轮毂轴管要具有沿轴向分布的金属流线,致密的金属组织和极高的抗疲劳寿命。目前常规的锻造工艺为模锻,需经过多次加热,其工艺一般为加热——制坏——预锻法兰——加热——终锻法兰——成形——退火——内外机加工——热处理——精加工,才能制造出轮毂轴管,此种制作工艺毛坏为实心,材料消耗量大。且难以形成沿轴向分布的全纤维金属流线,零件的机械性和抗疲劳寿命均偏低,难以满足车辆对其特殊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工艺简单、能节约大量的金属材料,并可获得沿轴向分布的全纤维金属组织,从而能极大提高零件抗疲劳寿命的载重车轮毂轴管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将现有的工艺加以改进,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压型→成形→冲孔→外表面处理→成品,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重车轮毂轴管全纤维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具有压力机,工艺流程为下料→加热→压型→成形→冲孔→外表面处理→成品,其特征是一次将下料后的实心棒材加热至1110-1180℃,采用压力机经过压型、成形、冲孔,将工件压制成沿轴向分布的全纤维组的全空芯载重车轮毂轴管毛坏。成形工序采用了新设计的镦挤成形模具,该模具下模采用了预应力模具结构,冲孔工序采用了反挤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载重车轮毂轴管全纤维锻造成形工艺及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锻挤成形模具的下模主要由机座[1],预应力外套[2]、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敏王玉林温志高杜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克敏王玉林温志高杜建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