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防盗电子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180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电子标签,包括为电子标签供电的电源模块,以及无线射频模块,还包括用于感知电子标签的撕揭状态信息的撕揭感知模块,以及接收撕揭感知模块发送的撕揭状态信息并控制无线射频模块发送标签标识信息的主控模块,还包括存储模块,当阅读器掉电时,将待发送的标签标识信息存储到存储模块。撕揭感知模块包括光敏检测单元或断线检测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标签能够在电子标签被撕揭时,通过光敏检测单元或断线检测单元感知,并触发主控模块发送相应的标签标识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标签读取距离远,功耗较低,单位容量电池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标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物品表面安装后撕揭可感知并报警的低功耗RFID防盗电子标签
技术介绍
RFID技术以无线电射频信号为载体,通过阅读器对粘贴/安装在物品上的电子标签的自动识别,从而获取该物品的相关数据,识别认证过程自动进行,具有非接触、非可视读取、读取速度快、可多个电子标签同时读取等优点,可应用于油污、粉尘、高温等各种恶劣环境中。利用无线射频芯片制成的RFID电子标签持久性、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存储信息容量大并且种类比较多。目前工业应用的RFID电子标签按照工作时有无电池供电,可分为无源电子标签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价格低廉,但阅读效率低,读取距离有限,而有源电子标签读取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接传感器,弥补了无源电子标签的不足,其主要缺点是工作需电池供电、体积大、价格高、使用时间受电池寿命影响等。长距离读取通常采用有源电子标签,因此对于有源电子标签,如何降低功耗,延长其寿命,降低成本,一直是有源电子标签研究的重点。专利号为CN98105827.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采用按压开关的防盗标签,当标签被撕下时,按压开关动作产生报警。但其属于机械式器件,结构相对复杂,对标签硬件要求较高,并且仅仅起到现场报警的作用,没有物品相关信息发送的功能。公开号为CN10201303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撕揭的RFID电子标签及其制备方法,主要由表面材料、不干胶、天线、复合粘胶剂、引脚天线、RFID芯片、离型底纸组成。当其被贴于物品上后就不能再被剥离使用,一旦被剥离,由于作用力不同及惯性作用将使天线与引脚天线被破坏分离,RFID标签天线失效无法再次使用,该专利技术专利可以防止电子标签被再次利用。专利号为200910251275. I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在物体表面粘贴后防撕揭的RFID电子标签,巧妙设置粘合胶的粘接强度,当人为撕揭电子标签时,电子标签的面层、PET基材层、金属膜天线层可以被整体撕揭,但是,RFID芯片会保留在被标识物体的表面,造成电子标签的天线体与RFID芯片之间产生电路分离,电子标签无法再次转移使用。公开号为CN10212959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和玻璃制品的采用强力胶水的防撕揭RFID标签,将强力胶水均匀的涂抹在RFID标签有天线的一面上,由于强力胶水对天线的粘合力大于RFID标签中PET材料对天线的粘合力,在拆除RFID标签时天线被破坏掉,使RFID标签被损毁,保证了标签被撕下后即无法再使用。专利号为200480010638. 8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盗标签和物品防盗方法,提出了一种防盗标签,该标签由防盗元件、覆盖层和标签的多层结构组成,通过选用不同粘结强度的粘结剂,使得标签被撕下时防盗元件不容易被撕下,从而实现防盗功能。可见,现有技术主要针对无源电子标签,大多从制作工艺的角度考虑,侧重于实现电子标签的一次使用性,读取距离近。在资产管理中,通常利用阅读器读取粘贴在物品上的标签来查询物品状态,若物品的电子标签脱落或被人为撕下,会造成物品信息的丢失,并且还有可能造成虚假的物品“在位”信息,不能在物品被盗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当阅读器掉电时,不能及时接收标签发送的信息,若标签无存储功能,会造成掉电期间物品信息的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撕揭报警功能的防盗电子标签,可感知被撕揭,及时将撕揭信息发送到阅读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盗电子标签,包括为所述电子标签供电的电源模块,以及无线射频模块,所述防盗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感知所述电子标签撕揭状态信息的撕揭感知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撕揭感知模块发送的撕揭状态信息并控制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发送标签标识信息的主控模块。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待发送的标签标识信息。当阅 读器掉电时,无法及时读出电子标签发送的标签标识信息,此时,将待发送的标签标识信息存储到存储模块,待到阅读器有电恢复正常工作时,再从存储模块读取标签标识信息,并发送到阅读器,避免了由于阅读器工作异常而导致的信息丢失。进一步地,所述撕揭感知模块包括光敏检测单元和断线检测单元,或仅包括光敏检测单元,或仅包括断线检测单元。所述光敏检测单元设置有光敏二极管,当所述电子标签被撕揭,所述光敏二极管导通,触发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发送带有所述电子标签撕揭状态信息的标签标识信息。所述断线检测单元设置有一导线,当所述电子标签被撕揭,所述导线脱落,触发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发送带有所述电子标签撕揭状态信息的标签标识信息。本专利技术电子标签同时采用光敏检测单元和断线检测单元来实现撕揭感知功能是为了弥补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足,在黑暗的环境中,光敏检测单元不起作用,而断线检测单元恰好能弥补该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粘合剂的粘合力会减弱,存在自行脱落的可能,采用光敏检测单元恰好能弥补该弊端。当采用光敏检测单元时,所述电子标签还设置有用于覆盖撕揭感知模块的不透光的带盖盒子,所述盒子的盒子盖在正对所述撕揭感知模块的光敏二极管处打一与所述光敏二极管相适应的圆孔,露出所述光敏二极管的玻璃泡,玻璃泡的顶端与所述盒子盖的外表面持平。露出玻璃泡的盒子盖这一面紧贴目标物品,确保当电子标签粘贴在目标物品表面时光敏二极管不见光,从而使电子标签被撕揭时,光敏二极管能迅速的见光并触发电子标签发送标签标识信息。当采用断线检测单元时,所述导线上涂有用于将所述导线粘帖到电子标签对应的目标物品上的强力胶,便于当所述电子标签被撕揭时,只有所述电子标签被撕揭,而所述导线没有被撕揭,实现所述导线与所述电子标签的分离。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模块设置有定时器,定时器定时时间到达后,主控模块、无线射频模块被触发唤醒,进入通信状态,发送标签标识信息。若电子标签没有被撕揭,发送正常的标签标识信息;若电子标签被撕揭,标签标识信息的最后一位状态位改变,发送状态改变后的标签标识信息给阅读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防盗电子标签采用主控模块、无线射频模块,利用软件实现了主控模块、无线射频模块独特的工作-休眠机制与简化的数据通信方式,使得电子标签的功耗极低,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费用;采用光敏元件及导线设计表征电子标签的状态,可将标签是否被撕揭信息及时告知阅读器;采用存储模块,解决了阅读器掉电时标签信息的保存问题。本专利技术防盗电子标签读取距离远,功耗较低,单位容量电池使用寿命长,可感知被撕揭,及时将撕揭信息发送到阅读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电子标签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子标签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带有光敏检测单元电子标签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带有断线检测单元电子标签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防盗电子标签I与阅读器7通过无线进行通信,电子标签I包括电源模块2、撕揭感知模块3、主控模块4、无线射频模块5和存储模块6。其中电源模块2与其他各个模块相连,为整个电子标签I供电;撕揭感知模块3用于感知电子标签I的撕揭状态,并将撕揭状态信息通知给主控模块4,主控模块4根据接收的电子标签I的撕揭状态信息,控制无线射频模块5发送相应的标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电子标签,包括为所述电子标签供电的电源模块,以及无线射频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电子标签还包括用于感知所述电子标签撕揭状态信息的撕揭感知模块,以及接收所述撕揭感知模块发送的撕揭状态信息并控制所述无线射频模块发送标签标识信息的主控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洪亮仝玉华张宏建黄涛张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