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水文地质、水文水资源、地下水科学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在控制地面沉降、扩大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含水层贮能等方面起了明显作用。所谓地下水人工补给,即通过各种人工措施,把各种地表水资源补充 到含水层内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增加。地下水补给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两类方法,其中管井注入法是国内外大量使用的直接方法之一。回灌井的工作效率与单井回灌量(回灌井工作时单位时间流入含水层的水量)密切相关,成为工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单井回灌量通常可以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计算获得。然而回灌井的成井过程中每道工序(冲孔、换浆、下管、填砾、止水、洗井)都与回灌量有直接关系,这造成了现场试验(试验井、试验工况较少情况下)获得的回灌量人为误差较大,不能作为代表值。其次,理论计算由于涉及经验公式、水位抬升量等因素,而大量现场回灌试验表明,常见的回灌量(P)与水位抬升量(S)的关系有直线型、抛物型、幂函数型、对数曲线型等多种形式,因此脱离大量的现场试验也难以直接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回灌量。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建立数值 ...
【技术保护点】
计算单井回灌量的有限差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对管井结构进行等效简化①按照周长相等原则,将井截面由圆形简化为正方形;②根据滤管开孔率相等原则,对滤管开孔及布置方式进行如下简化:将圆形开孔方式简化为方形开孔方式,并使其开孔面积相等,各开孔之间的间距依据开孔率相等原则进行计算确定;(2)、对管井结构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剖分的密度不应小于滤管上方形开孔边长及间距的最小值;(3)、在步骤(2)得到的网格上进行井滤管骨架管结构的精细模拟:井底或沉砂管底端、滤管壁、滤管顶均定义为死单元,滤管开孔位置设置为定水头边界,滤管周围滤料段及地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水文地质参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秀,胡蒙蒙,吴远斌,隋东昌,田普卓,汪沛,冯波,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