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秸杆资源和遥感空间化
尤其涉及ー种农作物产量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相结合的秸杆资源密度空间化方法。
技术介绍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源,是解决当前和未来能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是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的必然选择。农作物秸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条件的限制,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随着石化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的追求,农作物秸杆的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农业、能源、建材、化工等领域的聚焦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杆产量大,秸杆资源潜力约折合7亿吨标准煤。从全国总体来看,我国可能源化利用的农作物秸杆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农作物秸杆密度较低,相较于石化能源,其运输成本高昂,因此秸杆的能源化利用不仅取决于秸杆资源量,还取决于秸杆资源密度。秸杆资源密度高的地区,単位面积资源富集程度高,收集运输成本较低,从而可以建立秸杆发电厂、燃料こ醇厂等大型秸杆能源企业;而秸杆资源密度低的地区,秸杆收集运输成本很高,不适宜建立大型的秸杆能源企业,秸杆只能作为生活能源而小規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空间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各行政单元各类农作物的产量统计数据和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系数,计算出各行政单元农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S2、根据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其可收集利用系数来计算各行政单元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S3、利用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和不同农作物的可能源化利用秸秆比例,计算各行政单元可能源化利用秸秆资源量。S4、利用耕地空间分布数据和NPP空间分布数据,通过空间叠加,提取耕地上NPP空间分布数据。S5、利用行政区划数据和耕地上NPP数据,通过空间统计分析,获得各行政单元的耕地NPP总量。S6、运用栅格空间计算,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新良,付颖,李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