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强专利>正文

手动解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870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8:03
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设在门体内,包括扳手(2)、上推杆(3)和上撞块(4),三者依次顺序相连,扳手(2)带动上推杆(3)并使其推动上撞块(4)并推动门机锁实现解锁,扳手(2)和上推杆(3)之间还依次设有联动推板(5)、上传动杠杆(6)、拉线(7)和上推板(8),联动推板(5)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一端,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另一端,拉线(7)的另一端绕过固定轮(11)与上推板(8)相连,上推板(8)上固定有上推杆(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拉线式结构,配合杠杆原理,降低解锁力,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且应用广泛;分开设置的扳手解锁和锁舌解锁,简单可靠,可用性强且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锁装置,尤其是一种手动解锁装置,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安全门系统是一项涉及建筑、机电一体化及通信等多学科的高科技产品,可以应用于包括地铁站台、居民楼、写字楼、酒店等在内的多种建筑物中。安全门系统中的关键构件为安全门,或者被称为应急门,通常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发生紧急情况时才会开启。因此,对其解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安全门系统中所采用的机械锁是刚性连接的,利用锁或是锁舌板,通过中间传动杆推动门机锁,从而实现解锁。现有的解锁方式,存在着一些缺点,包括解锁装置不易与门框装配,产品成本比较高,同时需要较大的解锁力。尤其是当解锁需要较大解锁力的时候,就会有可能造成出现紧急情况时,门体无法打开的现 象,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安全门或应急门能否在紧急情况下顺利解锁开启,是 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该装置采用拉线式结构,并配合杠杆原理,与现有解锁装置采用刚性连接解锁相比,不但节约了大量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解锁力,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解锁逃生。本专利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设在门体内,包括扳手、上推杆和撞块,三者依次顺序相连,扳手带动上推杆并使其推动上撞块并推动门机锁实现解锁,所述的扳手和上推杆之间还依次设有联动推板、上传动杠杆、拉线和上推板,其中,联动推板连接在上传动杠杆的一端,拉线的一端连接在上传动杠杆的另一端,拉线的另一端绕过固定轮与上推板相连,上推板上固定有上推杆。为了同时实现扳手解锁和锁舌解锁,所述的联动推板中心穿设有上连杆,上连杆的一端固定在上传动杠杆上,另一端固定一锁舌。所述的上连杆固定有锁舌的一端还设有下连杆,下连杆与下传动杠杆的一端相连,下传动杠杆的另一端通过下推杆与下撞块相连。为了方便定位,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该装置包括上连杆支架、拉线支架和上推杆支架,分别用于固定上连杆、拉线和上推杆;还包括下连杆支架,用于固定下连杆。为了便于自动回位,在所述的上推杆上套设有第一回位弹簧,套设位置位于上推板与上推杆支架之间。在所述的上连杆上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套设位置位于锁舌与上连杆支架之间。另外,为了防止拉线的滑动,所述的拉线外部套设有防滑的胶皮套。在减小解锁力的同时有效实现拉线的解锁,所述的拉线与上传动杠杆的固定处设有拉线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拉线末端的螺栓和设置在上传动杠杆下方的螺母,所述的螺栓和螺母对应设置。所述的固定轮上设有固定轮锁紧装置,使固定轮固定在连接有锁体的门框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现有解锁装置靠刚性连接的方式解锁,采用拉线式结构,并配合杠杆原理,不但节约了大量成本而且也大大降低了解锁力,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成本低且应用广泛;分开设置的扳手解锁和锁舌解锁,装配方便,受力小,两种解锁方式提供了解锁的双保险又互不影响,设计简单可靠,可用性强且方便安装。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如图I并结合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设置在门体内,包括扳手2、上推杆3和上撞块4,三者依次顺序相连,扳手2带动上推杆3并使其推动上撞块4并推动门机锁实现解锁,所述的扳手2和上推杆3之间还依次设有联动推板5、上传动杠杆6、拉线7和上推板8,其中,联动推板5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一端,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另一端,拉线7的另一端绕过固定轮11与上推板8相连,上推板8上固定有上推杆3。为了同时实现扳手2解锁和锁舌9解锁,所述的联动推板5中心穿设有上连杆10,上连杆10的一端固定在上传动杠杆6上,另一端固定一锁舌9。所述的上连杆10固定有锁舌9的一端还设有下连杆12,下连杆12与下传动杠杆13的一端相连,下传动杠杆13的另一端通过下推杆14与下撞块15相连。上述的上传动杠杆6和下传动杠杆13的轴要保证其杠杆转动的可靠性和光滑性,通过调节扭矩,可以轻松调节解锁力的大小,方便实用。为了方便定位,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该装置包括上连杆支架101、拉线支架71、72和上推杆支架31、32,分别用于固定上连杆10、拉线7和上推杆3 ;还包括下连杆支架121,用于固定下连杆12。为了便于自动回位,在所述的上推杆3上套设有第一回位弹簧16,套设位置位于上推板8与上推杆支架31之间。在所述的上连杆10上套设有第二回位弹簧17,套设位置位于锁舌9与上连杆支架101之间。另外,为了防止拉线7的滑动,所述的拉线7外部套设有防滑的胶皮套。要保证拉线7的绷紧,需要先安装好固定在上推板8上的拉线7,然后绷紧,并固定好拉线7外部的胶皮套,防止出现相对滑动。在减小解锁力的同时有效实现拉线7的解锁,所述的拉线7与上传动杠杆6的固定处设有拉线7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设置在拉线7末端的螺栓和设置在上传动杠杆6下方的螺母,所述的螺栓和螺母对应设置。通过螺母在螺栓上旋入的深浅,方便实现对拉线7的调节。所述的固定轮11上设有固定轮11锁紧装置,使固定轮11固定在连接有锁体的门框上,该锁紧装置可以为螺栓等紧固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手动解锁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个支架直接安装固定在各种门的门体内,当然,为了使该装置集成化,运输和安装方便,结合图I和图2所示,也可以在各个部件的外部设置壳体1,通过各个支架将各个部件固定在壳体I内,形成独立的整体结构,再通过将壳体I固定在各种门的门体内,实现对整体结构在门体内的固定安装。结合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手动解锁装置在解锁的过程中,各个构件的具体运动方式是这样的需要说明的是,如图I和图2所示的手动解锁装置是沿着竖直方向安装在门框之内的。安装完成后,该装置的上撞块4和下撞块15分别与机械锁内的解锁构件对应设置。上撞块4和下撞块15分别朝上或朝下运动,抵顶机械锁的离合片,从而达到解锁的目的。从图I和图2中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扳手2解锁和锁舌9解锁的开启位置并不是设置在门体的同一侧的,而是在门体的内、外两侧的。举例来说,如果该手动解锁装置设置在地铁的安全门上,扳手2解锁的开启位置应当在车厢一侧,而锁舌9解锁的开启位置则是在站台一侧。如 果乘客在列车车厢内部时,发生了紧急事故,需要进行解锁操作时,通常是采用扳手2解锁的方式将门打开。而如果乘客站在站台上时,需要将列车的车厢车门打开时,则需要站在站台上,用钥匙开启锁舌9,达到解锁的目的。如果该手动解锁装置是设置在写字楼宇的应急门上的,扳手2解锁和锁舌9解锁的开启位置也是在门体的内、外两侧的。具体来说,如图I并结合图2所示,当需要扳手2解锁时,将扳手2沿图I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搬动,在扳手2的带动下,联动推板5推动上连杆10向上运动。由于上连杆10与上传动杠杆6的一端相连,因此,推动该连接端形成向上运动的趋势,上传动杠杆6以其固定点为中心,沿图2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上传动杠杆6的另一端则拉动拉线7向下运动。拉线7绕过固定轮11,其拉动方向在固定轮11的位置发生改变,从向下拉动变为向上拉动。此时,在拉线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解锁装置,设在门体内,包括扳手(2)、上推杆(3)和上撞块(4),三者依次顺序相连,扳手(2)带动上推杆(3)并使其推动上撞块(4)并推动门机锁实现解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2)和上推杆(3)之间还依次设有联动推板(5)、上传动杠杆(6)、拉线(7)和上推板(8),其中,联动推板(5)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一端,拉线(7)的一端连接在上传动杠杆(6)的另一端,拉线(7)的另一端绕过固定轮(11)与上推板(8)相连,上推板(8)上固定有上推杆(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强
申请(专利权)人:陈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