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5521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铜管内腔中的内螺纹芯头[5]、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外侧并压在所述的铜管的外壁上的旋压钢珠[7]、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后部并与之相连接的连杆[4]、与所述的连杆[4]相连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套在所述的铜管的外侧的线圈[8]、设置于所述的铜管的内腔中的磁铁吸杆[9],所述的磁铁吸杆[9]与所述的连杆[4]的后部相连接。通过电磁力使得磁铁吸杆被固定于旋压成形区,可实现硬态光铜管拉伸成型为内螺纹铜管的加工,加工时铜管不会出现断裂等现象。(*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铜管的内壁螺纹加工装置。现有技术中,通用的内螺纹铜管生产工艺是散盘铜管需经复绕成卷才能退火,退火使铜管为软态后再进行内螺纹加工成形。这是由于典型的内螺纹成型装置都需要软态铜管才能拉伸。因此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典型的内螺纹成型装置有三个工作区游动拉伸、旋压成形和精整定径,其中游动芯头由于游动拉伸外模固定而不能向前运动,内螺纹芯头有向前运动的趋势,但被连杆连接到游动芯头从而使内螺纹芯头固定在旋压成形区,由此可见游动拉伸的作用不在于游动拉伸,而是要固定内螺纹芯头的位置,但游动拉伸使得拉伸阻力加大,在对硬态铜管进行拉伸时,由于硬态铜管的拉伸性能差,在拉伸成形内螺纹时,铜管容易断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硬态铜管进行内螺纹成型,并使得其拉伸强度小的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铜管内腔中的内螺纹芯头、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的外侧并压在所述的铜管的外壁上的旋压钢珠、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的后部并与之相连接的连杆、设置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的前部并套在所述的铜管上的精整定经模、与所述的连杆的后部相连接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套在所述的铜管的外侧的线圈、设置于所述的铜管的内腔中的磁铁吸杆,所述的磁铁吸杆与所述的连杆的后部相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电磁力使得磁铁吸杆被固定于旋压成形区,即使得内螺纹芯头被固定于旋压成型区,没有了游动拉伸阻力,可实现硬态光铜管拉伸成型为内螺纹铜管的加工,加工时铜管不会出现断裂等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光铜管;[2]、游动芯头;[3]、游动拉伸外模;[4]、连杆;[5]、内螺纹芯头;[6]、精整定经模;[7]、旋压钢珠;[8]、线圈;[9]、磁铁吸杆;[10]、内螺纹铜管;实施例参见附图2,一种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铜管内腔中的内螺纹芯头[5]、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外侧并压在所述的铜管的外壁上的旋压钢珠[7]、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后部并与之相连接的连杆[4]、设置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前部并套在所述的铜管上的精整定经模[6]、与所述的连杆[4]的后部相连接的定位装置,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套在所述的铜管的外侧的线圈[8]、设置于所述的铜管的内腔中的磁铁吸杆[9],所述的磁铁吸杆[9]与所述的连杆[4]的后部相连接。所述的线圈[8]在通电后产生磁力把磁铁吸杆[9]固定住,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游动芯头[2],可降低内螺纹加工时对铜管的阻力,降低其拉伸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铜管内腔中的内螺纹芯头[5]、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外侧并压在所述的铜管的外壁上的旋压钢珠[7]、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后部并与之相连接的连杆[4]、设置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前部并套在所述的铜管上的精整定经模[6]、与所述的连杆[4]的后部相连接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套在所述的铜管的外侧的线圈[8]、设置于所述的铜管的内腔中的磁铁吸杆[9],所述的磁铁吸杆[9]与所述的连杆[4]的后部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内螺纹成型装置,包括设置于铜管内腔中的内螺纹芯头[5]、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外侧并压在所述的铜管的外壁上的旋压钢珠[7]、位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后部并与之相连接的连杆[4]、设置于所述的内螺纹芯头[5]的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建青周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仓环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