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带钢分卷平整机组卷取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免钢卷内圈划伤的卷取机卷筒钳口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分卷线卷取机在分卷8_及以上板厚的钢卷时,卷取结束后的卸卷过程中内卷与卷筒扇形板接触,导致划伤的问题一直存在。卷筒的工作过程是当带钢头部插入钳口位置后,卷筒涨开,夹钳升起将带钢夹紧,然后开始正转,将带钢缠绕在卷筒上。当长度达到要求时,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卷筒电机转速下降,然后开始建立张力并进行切分操作,最后由带尾光栅检测装置指导带尾停在出口缓冲辊位置,卷筒电机停止。 当托卷小车将钢卷托起后,钳口位置对应外表面局部凸起,曲率半径骤然减小,托卷过程中当钳口位置与托卷小车的衬板接触时,钢卷会偏离卷筒中心位置。当钢板较厚时,卷筒的涨缩量不足以满足间隙需求,造成钳口附近扇形板与钢卷内表面摩擦,就会在钢卷内圈产生划伤。由于生产中主要对钢卷的带尾进行控制,导致钳口的位置处于不可控状态,因此不能完全消除由于托卷偏心所造成的钢卷内圈划伤现象。通过对卷取过程的分析发现,当带尾停在设计位置时,钳口应处于卷筒中心水平线之上,此时停好钳口,然后发出指令进行切分操作,即可避免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取机卷筒钳口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分卷过程中,当钢卷长度达到要求时,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后,卷筒电机停止;2)计算此时切分后钳口旋转的周数N,N=1/3+(L1+L2)/πD,结合周数N即可推算出卷取结束后钳口的位置,如果经过计算后钳口位置位于水平线以下,按照系统提示调整钳口位置,目的是保证卷取结束后钳口应处于卷筒中心水平线之上;其中:L1为切分剪到下偏导辊之间的距离;L2为下偏导辊到最外层钢板与钢卷之间切点A的距离;1/3为切点A到出口缓冲辊之间的周数,该区间正好为120°;D为切分前钢卷外圆直径;3)启动卷筒电机,建立张力并进行切分操作;4)由带尾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周世宇,孙立耕,于贺宝,熊宏亮,王健,李鹭,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