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晏良锋专利>正文

一种双线圈成形机的成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01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线圈成形机的成形机构,包括大致成C形截面的下模、设置在下模正上方的上模、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的成型模块,所述的两成型模块之间的距离与下模的宽度匹配,成型模块底部朝向下模一侧为圆弧形;当线排位于下模上时,上模下降将其固定住,两侧的成型模块向下行走,对线排施力,成型模块行走到最底端时线排被折弯,相较凹凸模能充分成形,由于成型模块底部为圆弧形,下模左右两侧也为圆弧形,线排两端延伸出下模的部分受到的是其法线方向的力,施力过大时也不易伤线,实用性大大增强。(*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装订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线圏全自动高 速成形纟几的成形才几构。
技术介绍
台历、挂历、书本等活页多通过双线圏进行装订,这种双线圏主 视方向为梳齿形状,大齿和小齿对称分布于左右两侧,双线图的截面为c形状,装配上活页装订好之后双线圏的截面受压变成大致的o形状,双线圏上的活页可360。自如翻转,也可180°平铺在桌面上观 看和写作,相当实用。现有的一种双线圈成形机,由依次固定在机架上的导线机构、绕 线才几构、整直^/L构、送线机构和成形才几构组成,实际生产中,冷4立丝 先经过导线机构整形,然后被绕线机构和整直机构加工成梳齿状的线 排,再送至成形模加工成C形双线圏,最终得到双线圏成品。这种成型模包括上下设置的凸模和凹模,凸模上设有C形圓弧面, 凹模上对应设置有C形模腔,线排置于凸模和凹模之间,凹模和凸模 合拢时对线排施力使之成为大致的C形,当凹模和凸模施力过小时, 线排不能充分成形,凹模和凸模施力过大则容易损伤丝线,导致成品 率降低,因而实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充分成形且不易伤线的双线圏 成形机的成形机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线圏成 形机的成形机构,包括大致成C形截面的下模、设置在下模正上方的 上模、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的成型模块,所述的 两成型模块之间的距离与下模的宽度匹配,成型模块底部朝向下模一侧为圓弧形。作为改进,所述下模中间设置有穿透槽,穿透槽内置送线齿轮, 传送齿轮顶端高于下模上端面。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穿透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下模的头 部和尾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线排位于下模上时,上模下降将其 固定住,两侧的成型模块向下行走,对线排施力,成型模块行走到最 底端时线排被折弯,相较凹凸模能充分成形,由于成型模块底部为圆 弧形,下模左右两侧也为圆弧形,线排两端延伸出下模的部分受到的 是其法线方向的力,施力过大时也不易伤线,实用性大大增强。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技术的双线圏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和图2, —种双线圏成形才几的成形机构,包括大致成C形截面的下模6、设置在下模6正上方的上模9、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9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的成型模块8,所述的两成型模块8之间的距离与下模6的宽度匹配,成型模块8底部朝向下模一侧为圆弧形。实际生产中,丝线依次绕过轴向分别为X、 Y和Z方向的多个导 一仑,然后进入垂直布置的两组整直系统,然后进入绕线整直^U勾加工 成梳齿状线排,再进行成形。当线排位于下模6上时,上模9下降将其固定住,两侧的成型模块8向下行走,对线排施力,成型模块8行走到最底端时线排被折弯, 相较凹凸模能充分成形,由于成型模块8底部为圆弧形,下模6左右两侧也为圓弧形,线排两端延伸出下模6的部分受到的是其法线方向的力,施力过大时也不易伤线,实用性大大增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下模9中间设置有穿透槽,穿透槽 内置送线齿轮7,传送齿轮7顶端高于下模上端面,线排置于下模9 上时,传送齿轮7转动时其条齿便可带动线排行走。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穿透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下模9的头部和尾部,头部传送齿轮7转动时将线排送到上模6下方成形,成形完毕后尾部的传送齿轮7转动将线排送走。上述只是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但不应构成对本技术 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与本技术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当在本专利技术 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线圈成形机的成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致成C形截面的下模、设置在下模正上方的上模、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左右两侧可上下移动的成型模块,所述的两成型模块之间的距离与下模的截面宽度匹配,成型模块底部朝向下模一侧为圆弧形。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线圏成形机的成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大致成C形截 面的下模、设置在下模正上方的上模、以及分别设置在上模左右两侧可 上下移动的成型模块,所述的两成型模块之间的距离与下模的截面宽度 匹配,成型模块底部朝向下模一侧为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良锋
申请(专利权)人:晏良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