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890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其包括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及标签读写器,所述标签读写器与主控计算机相连;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包括第二中央处理芯片及与第二中央处理芯片相连的位移传感器与第二震动传感器,所述第二中央处理芯片通过第二无线RFID传输模块与标签读写器无线连接;标签读写器能将位移传感器与婴儿标签传感器之间的通信距离信息以及第二震动传感器检测的剪断震动信息传输到主控计算机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抗干扰能力强,提高医院对婴儿监护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监护系统,尤其是一种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属于物联网的

技术介绍
对于每个家庭,新生儿的出生是一件喜庆的事情,但近年来,婴幼儿被偷盗的事件经常发生,此类事件的发生已经给包括医院、受害人及其家庭在内的当事各方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医院也想在管理上采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此问题,但在为数不多的尝试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在传统的防盗系统上一个简单的改造,没有结合医疗和新生儿的特征进行管理。传统利用剪金属丝腕带,对婴儿娇嫩的皮肤会带来锐器伤,标签的电池也无法更换,反而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一些麻烦和成本增加。目前医疗行业在新生儿照护系统领域采用技术手 段,特别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管理的系统尚属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其结构简单紧凑,抗干扰能力强,提高医院对婴儿监护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包括佩戴于婴儿体上以用于对婴儿进行监护的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及与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相匹配并无线连接的标签读写器,所述标签读写器与主控计算机相连;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包括第二中央处理芯片及与第二中央处理芯片相连的位移传感器与第二震动传感器,所述第二中央处理芯片通过第二无线RFID传输模块与标签读写器无线连接;标签读写器能将位移传感器与婴儿标签传感器之间的通信距离信息以及第二震动传感器检测的剪断震动信息传输到主控计算机内。所述标签读写器通过网络与主控计算机相互连接,所述网络包括无线或有线局域络。还包括母亲标签,所述母亲标签与标签读写器无线连接;主控计算机能将母亲标签与对应的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关联配对。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还包括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红外测温传感器与第二中央处理器相连,第二中央处理器通过第二无线RFID无线传输模块及标签读写器将婴儿体的温度传输到主控计算机内,当红外测温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主控计算机内的设定温度不匹配时,主控计算机通过标签读写器向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发出监护报警信息,以通过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内的第二中央处理芯片通过第二蜂鸣器蜂鸣报警。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包括用于提供工作电压的第二标签电源,所述第二标签电源与第二中央处理芯片的电源端相连;第二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二 LED指示灯相连,第二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按键相连。所述主控计算机通过串口或USB接口与通讯模块相连,所述通信模块包括GSM/3G通讯模块,主控计算机输出通讯模块将报警信息。所述母亲标签包括第一中央处理芯片,所述第一中央处理芯片通过第一无线RFID传输模块与标签读写器无线连接,第一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蜂鸣器相连;母亲标签与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通过主控计算机关联配对后,当主控计算机同时向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及母亲标签输出监护报警信息时,母亲标签通过第一蜂鸣器蜂鸣报警。所述第一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按键相连。所述第一中央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 LED指不灯相连,第一中央处理芯片的电源端与第一标签电源相连。所述主控计算机通过网络与副控计算机相连。 本技术的优点采用低功耗、创新的标签防摘除手段,抗金属干扰能力强,母亲标签与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关联配对后防止抱错,具有防盗功能,通过红外温度探测器能对新生婴儿无线体温实时监测和趋势管理,母亲标签、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与主控计算机能双向通讯,主控计算机能对母亲标签及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进行实时定位功能。不仅能对新生儿进行监护管理,也可以利用设备标签、冷链标签,对医院的其它应用需要进行管理,采用传统的腕带就可以做到移除报警;可以和其它的物联网应用系统(例如物资定位跟踪、输液管理、安防等)可共用一套无线覆盖系统,且无需建立双系统,投入成本低于其它的无线传感系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母亲标签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f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GSM/3G通信模块I、主控计算机2、副控计算机3、网络4、标签读写器6、母亲标签7、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第一蜂鸣器9、第一无线RFID传输模块10、第一标签电源11、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第一开关按键13、第一 LED指不灯14、第二蜂鸣器16、第二无线RFID传输模块17、红外测温传感器18、位移传感器19、第二中央处理芯片20、第二标签电源21、第二震动传感器22、第二 LED指示灯23及第二开关按键24。如图I所示为了能够对医院内新生婴儿进行有效监护,本技术包括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及与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相匹配的标签读写器6,所述标签读写器6与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无线连接。标签读写器6通过网络4与主控计算机2相连,所述网络4为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标签读写器6能够将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输出的信息传输到主控计算机2内,由主控计算机2进行相应数据管理,同时主控计算机2能通过标签读写器6将相应的监护报警信息传输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内,由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进行现场报警。同时,主控计算机2通过网络4、标签读写器6与母亲标签7相匹配并无线连接。母亲标签7与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具有唯一的ID号,主控计算机2能够将母亲标签7及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进行关联配对,保证婴儿身份与母亲身份的对应,防止抱错婴儿。当母亲标签7与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进行关联配对后,主控计算机2能够将母亲标签7及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主控计算机2能够同时向母亲标签7及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输出报警信息,确保对新生婴儿监护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母亲标签7及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均为有源双向电子标签。主控计算机2上通过串口或USB接口与通讯模块相连,所述通讯模块为GSM/3G通讯模块I ;当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向主动计算机2传输的监控信息与主控计算机2内预设的监控信息不匹配时,主控计算机2可以通过GSM/3G通讯模块I向外输出报警信息。主控计算机2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通过GSM/3G通讯模块I发送到指定的手机等设备上,以实现对新生婴儿的远程监控。主控计算机2通过网络4还能与副控计算机3相连,副控计算机3能与主控计算机2形成互补,确保整个监护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如图2所示为了能够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母亲标签7包括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所述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与第一无线RFID传输模块10相连,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通过第一无线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传输模块10与标签读写器6无线连接。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的输出端与第一蜂鸣器9及第一 LED指示灯14相连,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能通过第一蜂鸣器9进行蜂鸣报警,并能通过第一 LED指示灯14进行闪烁指示。所述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通过第一无线RFID传输模块10及标签读写器6向主控计算机2内传输信息后,主控计算机2能够通过母亲标签7内的第一蜂鸣器9蜂鸣报警。第一中央处理芯片12的电源端与第一标签电源11相连,第一标签电源11同时为整个母亲标签7提供工作电源。母亲标签7内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标签电源11的电源安装座,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网新生婴儿监护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佩戴于婴儿体上以用于对婴儿进行监护的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及与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相匹配并无线连接的标签读写器(6),所述标签读写器(6)与主控计算机(2)相连;所述主动式婴儿电子标签(8)包括第二中央处理芯片(20)及与第二中央处理芯片(20)相连的位移传感器(19)与第二震动传感器(22),所述第二中央处理芯片(20)通过第二无线RFID传输模块(17)与标签读写器(6)无线连接;标签读写器(6)能将位移传感器(19)与婴儿标签传感器(6)之间的通信距离信息以及第二震动传感器(22)检测的剪断震动信息传输到主控计算机(2)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炜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天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