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831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包括第一MOS晶体管、第一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电压信号输入线及电压信号输出线,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连接,第一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容端的另一端与第一MOS晶体管源极连接,第二电阻两端分别与第一MOS晶体管漏极和第三电阻连接,第三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阻端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线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输入的电压反馈后输出,降低输入与输出电压的敏感度,从而保证输入到电子标签内部电路中电压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射频
,具体是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非接触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之一,其具有非接触、读写灵活、速度快、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射频识别系统主要包括阅读器和电子标签,阅读器发射接收天线耦合过来的是交流信号,在获取内部电源前必须对其进行整流,即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现有电子标签中整流出的直流电压幅度抖动较大,直流电压应用于电子标签内部电路时不能保证信号的稳定,从而会影响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进行信号传递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对整流后的电压进行稳压,从而提高输入到电子标签内部电路中电压稳定性的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本技术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包括第一 MOS晶体管、第一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容端的另一端与第一 MOS晶体管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两端分别与第一 MOS晶体管漏极和第三电阻连接,第三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阻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源极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入线,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出线。其中,电压信号输入线接收整流后的电压,电压信号输出线将稳压后的电压输出至电子标签的内部电路中。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入线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一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出线上,其另一端接地。本技术通过第一电容对输入本技术中的电压进行初步滤波,而第四电阻则用于进行负载保护。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第一 MOS晶体管、第一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及第二电容,其中,电压信号输入线连接在第一 MOS晶体管源极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线路上,电压信号输出线连接在第一 MOS晶体管漏极与第二电阻之间的线路上,本技术中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一放大器及第一 MOS晶体管构成一个负反馈,电压经该负反馈稳压后输出,降低了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敏感度,从而可达到稳压后输出的要求,这就保证了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信号传递的稳定性,有利于射频识别系统的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P1—第一 MOS晶体管,Al—第一放大器,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三电阻,Cl一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I一电压信号输入线,2—电压信号输出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 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包括第一 MOS晶体管P1、第一放大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 MOS晶体管Pl优选采用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第一放大器Al优选采用LM324。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Al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Rl连接,第一 MOS晶体管Pl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Al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Rl相对连接第二电容C2端的另一端与第一 MOS晶体管Pl源极连接。第二电阻R2两端分别与第一 MOS晶体管Pl漏极和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三电阻R3相对连接第二电阻R2端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放大器Al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线路连接,为了便于对参考电压进行测试,第一放大器Al的反相输入端悬空。第一 MOS晶体管Pl源极与第一电阻Rl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入线I,第一 MOS晶体管Pl漏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出线2,其中,电压信号输入线I接收整流后的电压,电压信号输出线2将稳压后的电压输入到电子标签的内部电路内。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还包括第一电容Cl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容Cl 一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入线I上,第一电容Cl相对连接电压信号输入线I端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 —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出线2上,第四电阻R4相对连接电压信号输出线2端的另一端接地。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晶体管(Pl)、第一放大器(Al)、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Al)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Rl)连接,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Pl)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Al)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Rl)相对连接第二电容(C2)端的另一端与第一 MOS晶体管(Pl)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分别与第一 MOS晶体管(Pl)漏极和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三电阻(R3)相对连接第二电阻(R2)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Al)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Pl)源极与第一电阻(Rl)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入线(1),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Pl)漏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出线(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Cl)和第四电阻(R4),所述第一电容(Cl) 一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入线(I)上,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R4 ) —端连接在电压信号输出线(2 )上,其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MOS晶体管(Pl)为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包括第一MOS晶体管、第一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电压信号输入线及电压信号输出线,第二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连接,第一MOS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容端的另一端与第一MOS晶体管源极连接,第二电阻两端分别与第一MOS晶体管漏极和第三电阻连接,第三电阻相对连接第二电阻端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之间的线路连接。本技术将输入的电压反馈后输出,降低输入与输出电压的敏感度,从而保证输入到电子标签内部电路中电压的稳定性。文档编号G05F1/56GK202632147SQ201220316349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曾维亮 申请人: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电子标签中稳定电压的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OS晶体管(P1)、第一放大器(A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及第二电容(C2),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第一电阻(R1)连接,所述第一MOS晶体管(P1)的栅极与第一放大器(A1)的输出端和第二电容(C2)之间的线路连接,第一电阻(R1)相对连接第二电容(C2)端的另一端与第一MOS晶体管(P1)源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两端分别与第一MOS晶体管(P1)漏极和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三电阻(R3)相对连接第二电阻(R2)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之间的线路连接;所述第一MOS晶体管(P1)源极与第一电阻(R1)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入线(1),所述第一MOS晶体管(P1)漏极与第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上连接有电压信号输出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维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宏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