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流体流速流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8249 阅读:3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流速流量测量装置。包括交流激励源、三电极非接触式电导传感器、电子开关、信号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微型计算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非接触式电导测量技术实现流体流速流量测量。发明专利技术中利用相关流速流量测量原理可以对测量到的流体电导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得流体的流速及流量的在线测量值,同时,由于使用了三电极非接触式电导传感器和电子开关,保证了两组电导信号的独立性。而串联谐振方法的采用有效消除了耦合电容对测量范围和灵敏度的不利影响。相应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非接触、无压力损耗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为测量毫米级管道内导电流体流速、流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流速流量測量技木,尤其涉及ー种流体流速流量測量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中的流体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食品制药、冶金、公用工程和环保等行业部门,其流速与流量的在线测量对于エ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操作、可靠运行和质量控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材料和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流程エ业为先导的各エ业部门发展迅速,エ业装置小型化、精细化趋势日益明显,エ业生产对小流量检测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有的流速流量测量仪表对エ业生产过程中10毫米以上管径中的导电流体的流速、流量的测量已经较为成熟,但对于毫米级及以下管径中的导电流体流速流量測量问题,仍然缺乏相关的检测手段。电容耦合式非接触电导测量技术是ー种新型电导测量技术。由于电极不与被测液体直接接触,因此不存在传统接触式电导测量中的电化学腐蚀和电极极化效应等问题,具有广阔的エ业实际应用需求。然而,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局限于分析化学等领域中毛细管尺度及以下管径的离子浓度检测,在エ业过程中毫米级管径中的导电流体流速流量测量领域基本上属于空白。本技术将电容耦合式非接触测电导測量技术应用于エ业过程中导电流体流速流量测量领域,设计了ー种流体流速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流速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激励源(1)、三电极非接触式电导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6)、数据采集模块(7)、微型计算机(8),三电极非接触式电导传感器包括第一电子开关(2)、第二电子开关(3)、第三电子开关(4)、第四电子开关(5)、绝缘测量管道(9)、第一电极(10)、第一电感模块(11)、第三电感模块(12)、第二电极(13)、第三电极(14)、第二电感模块(15);在绝缘测量管道(9)的外壁等间距安装有第一电极(10)、第二电极(13)和第三电极(14),第一电极(10)与第一电感模块(11)一端相连,第二电极(13)与第三电感模块(12)一端相连,第三电极(14)与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颖超黄志尧李忠柱王保良冀海峰李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